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家送咱也得送啊 不能让孩子输在“礼包”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11:50  深圳晚报

  

人家送咱也得送啊不能让孩子输在“礼包”上?
超市将教师节贺卡摆放到显眼位置。
人家送咱也得送啊不能让孩子输在“礼包”上?
教师节到了,不少学生为老师选购贺卡表达心意。
人家送咱也得送啊不能让孩子输在“礼包”上?
专家观点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张型锋文/图

  教师节到了,不少家长又忙活起来,给孩子的老师送礼,虽有“谢师”的意愿,但更多的是想通过送礼,让老师更多地关照自己的孩子。“人家送咱也得送啊,不能让孩子输在一个礼包上。”记者调查发现,在面对给老师送礼的问题上,送与不送都让家长烦心,而作为被动方的教师也很纠结。有老师表示,家长给老师送礼,收与不收都是问题,“收有违师德,不收家长不放心,甚至有家长三番五次地送,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和教学心情”,更让老师为难的是,有的家长还会提出种种要求,让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另眼看待”。

  一个“礼包”关系孩子未来?教师节成“家长节”

  教师节本是为了弘扬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而设立的节日,但每到这个时候,社会上就会刮起一股“送礼风”,不少家长忙前忙后,挖空心思给老师送礼,教师节甚至变成了“家长节”。

  家住福田百花片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教师节处在新学年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时令又恰逢中秋节、国庆节,这个时候给老师送礼“礼出有名”,更能在新学年开始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陈先生坦言,现在孩子这么多,一个孩子在班里不容易凸显出来,给老师送礼恰恰就能引起老师的注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从孩子上了学,我年年教师节都要约老师一下,购物卡、月饼券都送过,有的老师会收下,也有老师拒绝,但不管怎样,老师收不收是一个问题,自己送不送是另一个问题。”

  家住罗湖松园小区的张女士最近也很烦心,在和其他的学生家长交流期间,她打听到有些家长早在9月初就给老师送过礼物了。“送得太早,老师会不会忘掉?送得太晚可能显得诚意不足。我寻思着还是教师节前两天送比较好。”张女士还表示,除了什么时候送,送什么和怎么送也很“费心思”,送轻了怕老师看不上,送重了又怕老师不会收,就是收的话对自己家庭也是不小的负担,为此她几次向家有学生的朋友请教。“朋友说我连给老师送什么都不知道,足见我跟老师走得比较远,对孩子没好处。她这样一说我觉得更有必要送了。”张女士的朋友建议她平时要关注孩子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尽量投其所好,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家住罗湖翠竹苑的刘女士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向记者表示,孩子还小,在幼儿园全靠幼儿园的保育员照顾,给幼儿园的老师送礼,会觉得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比较放心。

  生活、教学都受影响,教师节成“受难节”

  “前几年的教师节总会收到很多来自学生的礼物,贺卡、鲜花、手制品等等,收到后非常高兴,也很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感到自豪。”已经有10多年教龄的黄老师对记者说,“家长给老师送礼,这几年越来越盛,特别是教师节,老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应付家长。至于礼物也是各种各样,有果篮、领带、手表,但更多的是购物卡、消费券,还有家长直接用信封包了现金送给老师。这给老师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谈到家长给老师送礼,龙岗区某小学的蒋老师很感头疼,他向记者介绍说,有的家长会时不时地“专程”来学校“造访”一下,有的会利用开家长会,或配合老师解决学生问题时给老师送礼,有的家长甚至守在校门口等老师下班。“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直接跑到我办公室,把一个白色信封交给我,上面还写着‘家长建议’。起初我还真以为是家长向老师提建议,拆开之后才知道信封里的‘名堂’。”蒋老师向记者表示,这种赤裸裸的“行贿”让他很反感,教师理应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大多数教师也坚持着良好的职业操守,但有些家长却选择这种形式来“收买”老师。

  蒋老师的同事王老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去年教师节,有学生家长给他邮寄了一封快件,拆开后才看到是购物卡。王老师让快递员原地址退回,却因为已经拆封不给退。王老师只好又重新填单将“邮件”邮寄了回去。第二天,退回的邮件还没送达,学生家长就打电话询问“邮件”收到了没有,还强调自己是某某同学的父亲,让王老师哭笑不得。

  记者采访的几位老师都表示,收了学生家长的礼物,家长就有可能提一些“过分要求”。王老师举例说,去年教师节一位学生家长在放学路上硬塞到他车里一盒茶叶。没过几天学校组织了一场文艺汇演,本来不准备让上次参加过节目的同学再上的,也好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锻炼,但送礼的家长一次次要求“多照顾一下”,不得已,王老师又在家长的“请求”下给她的孩子安排了一次。这件事一直让王老师很感惭愧,而学生家长却心安理得。

  家长老师都有“暗示”?

  这事说起来有点“暧昧”

  记者调查发现,给老师送礼不仅成为了家长们在9月上旬的惯例,有一些家长还“较量”起来,送礼形成了攀比之风。家住百花片区的廖先生向记者坦言,每年教师节他都会给孩子的老师送礼,在送礼前,他和妻子还会和孩子同学的家长就“送礼”这一话题进行交流,为的就是知道别的家长怎么送,送什么。“班里孩子多,大家都送等于都没送,只能让自己的礼物新颖别致或比别人价高一筹。”

  谈到给老师送礼,松园小区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孩子班上曾有老师公开向学生表明,“教师节除了贺卡和单只花束什么都不收”,但也有个别老师通过学生暗示家长。“有一次,孩子回去对我说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某同学,说某学生给老师送的月饼她很喜欢。也有学生把从世博会带来的纪念品送给老师,老师直接放在教室里。”张女士说,这些都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在传递“要礼”的信息。不过,深圳福田某学校的李老师认为,有些老师的语言和想法都很简单,根本不是什么暗示,但到了家长那里就想得很复杂了,当然,也有极个别老师“别有用心”。

  除了有来自老师的“暗示”,家长的“暗示”更多。罗湖某中学的王老师向记者介绍,9月3日有一个学生家长来电话,说老师对学生关心不够,长时间里没有一次家访,让家长很伤心。“现在沟通方式这么方便,电话可以即时联系,学校也有短信平台,可以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情况,我们老师也就很少家访”。由于家长强烈要求与老师交流,王老师9月5日就按照事先约定的地点与家长见面,但见面后,家长并不过多谈论孩子的问题,而是硬要塞东西给老师。“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做教师虽然辛苦点,但教师中的多数还是洁身自好的,不想沾染过多的世俗习气。”王老师说。

  家长送礼会影响

  孩子的世界观

  针对家长在教师节给教师送礼的现象,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全程心理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陈云松。陈副所长认为,过节送礼表心意是人之常情,但学生家长出于“要求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照顾”的心理给老师送礼,玷污了纯洁的师生关系。这种功利化、世俗化的手段,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正确世界观的树立,也有悖于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陈云松分析说,家长给老师送礼,反映出家长对老师的隔膜和不信任。一些家长认为,“送了礼,小孩可能会多得到些照顾”,在这种情况下,“随大流”送礼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部分家长送礼的目的不太明确,只是认为别人送我也送,不求老师特殊照顾自己孩子,只求老师不特殊“漠视”自己孩子就行。家长送礼被“逼”无奈,不少老师“受礼”也很纠结,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是人际关系利益化、庸俗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的结果。

  陈云松认为,家长给老师送礼,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通过物质手段为孩子争取“利益”,会使孩子错误地判断为“金钱等物质手段强于自我努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失去努力的决心和动力,沾染上过多的社会世俗风气。同时,家长也需要认识到,老师更渴盼的是学生或者家长“发自内心的表达”,学生亲手制作的贺卡,家长一条短信的真诚问候,更能使温暖直达老师内心。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