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送礼是对教育公平缺乏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19: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欧木华

  9月6日,教育部网站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记者连线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人士,对方告诉记者,此次上海市七宝中学等十所知名中小学的联名倡议书,是学校之间自发组织的,“后来上报后受到我们的重视,这才挂在教育部网站上”。据悉,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学校联名的方式挂出不收礼的倡议书。

  教师收礼的问题确实值得重视。我们过去也有过给教师送一张贺卡等小礼物以表心意的情况,为何发展到现在,家长送礼越来越多,礼品价值越来越高?

  其实,家长的送礼心态类似于“囚徒困境”,当信息不透明时,家长便会追求送出礼物的档次,以便在送礼者中“出类拔萃”,从而赢得老师的青睐,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既然这种心态源于信息不透明,显然,教师所收礼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公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然而,老师若是在班级上公开各位家长所送礼品,也难免会让家长尴尬。

  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关键的,恐怕还是家长对教育公平缺乏信心,反倒是相信用金钱可以赎买教育公平。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得到老师的重点关照,这其实也是对教育公平的不信任,因为他们相信送礼可以击倒教育公平。

  一些老师在收礼后,对一些孩子照顾有加;家里没送礼的孩子,则很可能在座位安排上、犯错后受到的处理上,都会受到不公平待遇,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学生家长的心态,强化了家长们一定要送礼的决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送礼越来越腐败化,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公平的最短板。

  如果对学生的座位安排、犯错处理、督促学生学习等方面,都有公平的规范,而不是班主任可以随意而为;如果投诉渠道通畅、学校非常重视监管教师是否能公平对待孩子,那么,家长就不会热衷于依靠送礼“抢跑”。仅仅只是倡议老师不收礼,而不在细节上重视培植教育公平的土壤,那么倡议可能只具观赏性,有些家长甚至将这种倡议当成了一种暗示——是到了该送礼的日子了……与其倡导不收礼,不如以看得见的方式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机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