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要成为城市创新的“动力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2日06:56  沈阳网-沈阳日报

  赵日刚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的提出,为沈阳全面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学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好这一资源,加速推进沈阳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大学是创新型城市

  建设的核心资源

  大学是城市创新的策源地。大学融知识创造、传播、应用于一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对城市创新活动具有直接的推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城市对属地大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学已经成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的起源算起,城市与大学相伴、共荣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以英国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欧洲现代大学开启了城市与大学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新时代。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使波士顿成为美国教育、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领军城市。韩国政府投入15亿美元建设大德科学城,借以摆脱过分依赖加工型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英国伦敦大力开展“青年展望项目”和“教学公司项目”,建立大学——产业——研究所之间的有效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每年带来近210亿英镑的产值和40万个就业岗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在中国管理研究院组织的中国大学排名榜中,前100名大学集中在33个城市,平均每个城市3所,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西安六个城市占到53所。一个城市的大学越多、发展越好,城市的活力就越大,潜力就越深厚。大学成为城市建设的稀缺资源。

  沈阳是我国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区域中心城市,拥有全日制普通高校32所,各类在校生50万人。国家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32个,博士点194个,硕士点6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2个。沈阳高校应沈阳乃至东北工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而生,与沈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契合,在沈阳城市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大学优势

  推动城市创新

  弘扬大学精神,培养创新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构成了城市创新的“源头活水”,它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魂”。以科学、求真、自由、创新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是创新文化之根。沈阳高校不但集中,而且发展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培养城市创新文化,要以众多大学为依托,积极倡导,大力宣传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市民精神,建设高素质市民文化。要在全市大力弘扬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大学也要切实担负起城市精神家园的责任,坚守大学精神,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为沈阳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创新元素。

  凝练创新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科技优势。一是支持大学学科建设。根据沈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与沈阳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进行扶持,做大做强一批重点学科,优先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二是支持大学人才培养。从超前谋划促进和引领沈阳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真正把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放到重要的位置,更好地满足沈阳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三是支持大学参与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依托沈阳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沈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大学实施的重大项目,将其有机地融入沈阳市产业发展布局之中,努力争取以大学重大项目实现在某些产业方向上的重大突破。

  完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积极营造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领域的制度措施;对面向中小企业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给予政策倾斜。制定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允许高校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以协作者、经营者或管理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二是培育和创建大学技术转移的创业生态系统。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技术完成者及企业提供成果申报、风险投资、项目融资、法律与财务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服务,实现大学科技成果从“发明到市场”的全程无缝对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大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提高大学科技研发的针对性,降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风险;建立和完善专利营销、技术发明人自创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等多样化技术转移模式。三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创新水平和经济贡献”双轨并行的大学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的经济性、市场适用性及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为市委教科工委书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