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沦陷后的乡村如何实现“自主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0:01  红网

  一些外国友人惊叹于中国沿海大城市的高速发展,伸出大拇指时,总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国城市化运动何以如此浪潮汹涌,波涛阵阵,动力十足,且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如果结合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或许就一目了然了。

  改革进程中,中国农村成了城市附庸,它为城市化运动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青壮劳动力、农产品等资源。不但如此,资源抽空的“空壳村”也成了垃圾场。而且这一城市化运动中,又集中了全国的财力与物力,这些原来也该有农村一杯羹的。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落后的农村似乎又阻碍了城市化向前的步伐,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的低迷,不利于拉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无法接纳城市巨大的市场能量。于是又大举进军农村,家电下乡,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收效甚微。

  发展农村经济收效甚微,实际上折射出在过去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恶性断裂,城市越来繁华,农村越来萧条。这种萧条背后,农村社会被分割,独立性严重丧失,农民也失去了该有的话语权,成为城市主导下的附庸。如果没有平等协商的机制,农村永远只能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表面上当前农村慢慢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一处“被关注的领域”,实际上却在他人的臆想中凸显不自在。

  举一例说明:某县,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动农民改种烟草等经济作物。起初农民不太愿意,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农村劳动力也缺乏。于是乡镇一级政府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做出承诺:只要你种烟,我就给你修路修渠,方便生产,再统一技术指导并销售。这一举措表面看来,确实是一项不错的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从经济学上说,改种经济作物后,产品总收益应当是有所增加,由产品派生出来的土地经济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学者董时进也曾说过,中国农业的出路不是使一担谷子的地面出两担谷子,而是使一块钱的地面出两块钱。

  后来很多农民被劝说种烟了,然后两年过去了却并未有多大成效,农民的口袋进帐不多,而付出的辛劳却远比以前种水稻时多。甚至当地政府承诺的修路修渠都未实现,农民多有抱怨。

  我想,问题不是出在政策上,而是出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平等的对话体系与环境,农民始终处于信息的阴暗面。首先,这些烟草的收购是垄断性的,一家独大,由政府部门掌控的烟草公司一口说了算。选择只有一条:只能卖给“上面县里来的烟草公司”。而且卖给烟草公司还得看人眼色,以争取优先权,或小心翼翼生怕得罪收购者。这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本来处于信息缺失一方的农民,又进一步失去还价的基本权利。可悲的不止于此,一些农民辛苦种了一年的烟草,竟然会被流氓式的收购人员暗箱操作,比如在仓库里排号分等级时,烟草的所有者农民却只能眼睁睁站在外面,等待关系这一年收成的“审判”。有些人的烟草进去明明是五捆,报给你的数却只有四捆。无权无势的农民,也只得任其宰割。

  这一烟农式的命运,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就如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耗费大量资本搞起形象工程,却从来没有问过农民们是否愿意。到头来,一切只能是一厢情愿之事,事倍功半。这种农民主体性意识的缺失或被压制,市场被扭曲,应当是当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或许在保持独立性、提升农村资源经济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与城市经济的平等对接,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与平等参与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沦陷后的乡村的“自主重建”。

稿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