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矿领导下井就是陪死”是在混淆舆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0:06  红网

  国家规定煤矿领导带班需与矿工一同下井,惹来争议,认为是“矿领导陪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回应,称只要煤矿领导坚持带班下井,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9月12日《华西都市报》)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出台引起了网友热议,但支持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网友讨论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这个制度能不能真正得到落实上。“许多网友认为该规定很荒谬”,这“只能让矿领导陪矿工一块死”的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领导下井就是陪死”的说法明显禁不住推敲。试想,如果领导下井是去“陪死”,那矿工每天上班岂不就成了“送死”?网友的觉悟不可能这么低,对成千上万矿工的生死视而不见,只关心个把领导的安危,持这种观点的人,是站在什么人的立场上,是不是普通的网友,不言自明。

  许多网友非但没有反对领导下井的制度,还提出了很多解决矿难频发的建设性意见。比如建议成立矿工工会,强化矿工权益和公众监督,让矿工自己为自己的安全负责等等。在国外,矿工并不比普通行业更危险,英国甚至创造了多年死亡率为零的纪录。如果我们也能做到,又何谈领导下井就是“陪死”之说?

  制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通过领导和矿工利益的捆绑,达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而且,有领导在工作第一线,发生事故时可以及时处置,使损失降低。正如国家安监局长赵铁锤说的那样,“当煤矿发现严重险情时,带班领导在采取立即停产、排除隐患、组织撤人等紧急处置措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前,一直存在漏水的迹象,但矿工的报告并没有得到矿方的重视。如果当时有带班领导的话,也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能说出“领导下井就是陪死”的人,不是普通的矿工,不是普通的网友,他是在为领导代言。安监局的领导能够注意网络舆情,这是一件好事。但“网友”认为领导下井就是“陪死”的现象说明,一些拥有既得利益的人也会打着网友的幌子,发布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言论,扰乱决策者的视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稿源:红网 作者:刘昌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