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柏杨,那个“硬骨头的文人”回家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2:45  大河网-河南商报

  

柏杨,那个“硬骨头的文人”回家了
亲人们用鲜花送别柏老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重回大陆真好。”2008年,病重中的柏杨曾写下这样的话。

  昨天上午,游子归乡。在妻儿的护送下,辉县人柏杨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河南福寿园,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原大地。

  柏杨老先生的纪念像,也在此揭幕。“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纪念像一旁题着这样的字。

  商报记者 卢艳艳

  柏杨部分骨灰

  安葬在河南福寿园

  上午9点,河南福寿园。郭本城抱着父亲的骨灰,慢慢走至骨灰安葬地。

  “下面,我宣布,柏杨安葬仪式正式开始。”礼仪师缓缓地说,9月12日是柏老先生回归故土的日子,古有李白,近有鲁迅,而柏老铿锵有力的声音使世人再度看到文人爆发的能量……

  9点19分,柏杨老先生的骨灰开始由亲人进行安葬。

  9点25分,骨灰安葬仪式结束。

  “愿柏老安息。”家属们鞠躬致敬。

  随后,人们为柏老先生纪念像揭幕。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河南省台办主任宋丽萍等领导,为柏杨雕塑揭开了红布。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柏杨老先生的雕像旁题着这样的字。

  雕像中,柏老端坐着,膝盖上放着一本书,他似乎在思虑着什么。

  河南福寿园相关工作人员说,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内,还存放有柏杨家人捐赠给人文纪念馆的部分遗物。比如,柏杨生前穿过的西服,印有柏杨的原名“郭衣洞”,绣着“柏杨”名字的一条围巾,以及《中国人活得好没有尊严》、《天真是一种动力》等书籍。

  病中曾写:重回大陆的感觉真好

  柏杨先生祖籍河南辉县,1920年3月7日生于开封市通许县。2008年4月29日因肺炎呼吸衰竭于台北病逝,享年88岁。

  重回故土,是他的夙愿。

  他生前曾对家乡一直念念不忘。提及家乡,他曾说:我小时候,我们家乡一到秋天柿子下来的时候,满树都是红彤彤的,特别好看。

  2008年,柏杨先生病重。柏杨研究中心也在此时在北京挂牌,临行前,妻子张香华问他,想给研究中心带个什么字。

  “重回大陆的感觉真好。”病重中的柏老先生,用了2个多小时,颤抖着写好了这几个字。

  张香华说,柏杨老先生一直思念着故土。

  在柏杨的二女儿崔渝生的记忆中,柏杨老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三次回到河南,他对故乡的感情很深。父亲年老后,落叶归根的感情更强烈。

  体会到此,柏杨老先生逝世后,孩子们将一部分骨灰撒在了台湾海峡,还有一部分带回了大陆。

  叶落归根,为什么选择葬在新郑?

  “新郑也是河南,辉县也是河南,都是中原大地,哪里都一样。”张香华说,柏老这个游子能重回故土,他们感到非常欣慰。

  他为人热情,有一只养了17年的猫

  提起柏杨,人们都知道,他写过著名的《丑陋的中国人》,是影响两岸数十年的著名作家、人文大师,在海内外华人中享有较高声誉,被文化界称为“硬骨头文人”。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硬骨头文人”生活中却另有温暖的一面。

  在张香华眼里,他这个人最大的特色就是温暖和热情。

  他甚至对猫都特爱惜——柏老有一只养了17年的猫。

  猫咪名叫“熊熊”,非常调皮。

  看他忙于工作,不理会它,“熊熊”就“霸道”地坐在稿纸上,不让柏老写稿。

  柏老笑笑,将稿纸抽出来,换到一旁写。

  猫咪倔强,也转移阵地,继续蹲坐在他的稿纸上“示威”。

  回忆这些细节,张香华脸上泛起了笑。她说,这只猫,陪着柏老走过了17个年头,它还是柏老一本书的封面。

  如今,柏老已去,张香华依然思念着他。

  一首《单程票》,则见证了两人当年的感情——30年余前,张香华跟柏杨结婚不久,曾专门为柏杨写作《单程票》:

  如果能为来生订座,请预购两张单程票,早早携我飞越三江五湖,纵横七海,到碧天的高处,到黄泉的幽冥,请不要遗漏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