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年大学性别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4:02  华龙网-重庆晨报

  ②

  辛苦了半辈子,退休回家干点啥?近几年,有意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各市、区、县级老年大学,每年动辄招生几千人,可仍满足不了全市500多万老人的求学需求。一方面,老年大学报名的火爆凸显出的求学难矛盾引人关注;另一方面,老年大学学员“女热男冷”的现状同样令人深思。

  男女学员1:3

  10日上午9点,离上课铃响还有一刻钟,数百名学员陆续涌进松石支路市老年大学内。记者放眼望去,校门口、扶梯上、教室里,目之所及,学员们多是大妈、婆婆,偶而有几名老爷子夹杂在女学员们中间,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男学员不像女学员,三五成群有说有笑,老爷子们多拎着自己的书本纸笔,沉默地一人独行。除了与熟人寒暄两句,他们几乎不发一言。

  “女同学爱打堆,开玩笑很热闹。男同学话少,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比较酷。”在老年大学连续学习7期的李阿姨,前卫地用“酷”这个词来形容她的男同学们。

  李阿姨说,按摩班里绝大多数是女同学,男同学“稀少”。平时学习中,女同学们“提问”、“回答”、“组织活动”、“争当班委”也比男同学活跃。

  记者走访多个班级后发现,10日到校上课的学员中,女学员人数约为男学员的三倍。在舞蹈班级中,则出现了清一色的女学员。

  从比例上看,十名老年大学学员中,男女比例大概是1:3,严重失衡。

  说服丈夫同窗

  两路口小学退休语文教师吴健,是市老年大学的一名老学员。“我一退休,就报名上了老年大学,离开了单位,我立即又给自己找到了新集体。”64岁的吴健,2002年起入读市老年大学,她先后学习过英语、古诗词、文学这些专业,越学越有劲。

  “我最多时曾报过5个班,每周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课堂上,这样的日子很充实。”吴健很喜欢自己退休后的新生活,她说上老年大学圆了很多自己过去未能实现的梦。“我是语文老师,但我一直喜欢英语,工作时没机会学。退休后,终于有机会学英语了。”

  老有所学极大地充实了吴健的生活,她曾多次动员丈夫一起上学,但老爷子对此很不感冒。“你们那个大学,全是些婆婆客,没有几个老头子,我去没意思。”听闻老年大学女多男少,老爷子始终不同意和吴健一起去上学。

  “他始终认为和女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吴健说,老爷子刚开始和许多大老爷们一样,对老年大学多少有一些瞧不起的心态,认为这里是女学员们的课堂。

  这学期,吴健特别开心,因为在她的动员下,一直对老年大学不感冒的丈夫和亲家,也报名加入了摄影班,成了她的同窗。“他俩都喜欢摄影,这次是专门来学技术的。”8年过后,丈夫终于放下成见做了吴健的同窗,她很高兴。

  老爷子学费打折

  老爷子报名上老年大学,学费可打折!在老年教育领域里,为解决学员性别失衡,还曾出现过如此别出心裁的招生方法。

  “我的学费是120元、老伴的学费是38元,因为他是男的,在老年大学里是‘珍惜动物’。”爱开玩笑的杨阿姨,喜欢跳交谊舞,上半年和老伴一起报名参加了市内一著名民间办学机构组织的老年舞蹈班,她说老伴在老年大学里突然变得金贵起来。报名缴费时,老两口同在一个班级上课,学费却截然不同。

  杨阿姨的老伴,正是享受了学费性别优惠折扣,这让杨阿姨刚开始有些不明所以。“等到上课后,我明白过来了,学的是交谊舞,女舞伴多、男舞伴少,男角不够啊!”杨阿姨说,来上交谊舞课的女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和男同学搭档,一时班上少有的几位男角,变得相当紧俏。

  同在这家培训机构上过课的周阿姨说,靠着为男学员优惠学费的招生策略,男女学员失衡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声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终于有男同学了,以前这些班几乎都是女同学的天下。”

  昨日,在我市另一家老年大学的报名处,记者碰到了几位专程来报名交谊舞班的阿姨,她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班里有没有男角,我们想认认真真地学,以后去参赛的。”

  阿姨们说,如果班里没有男角,她们跳得再好,总不能两个女伴结伴去参赛吧,她们打听了全市多家老年大学的舞蹈班,最后决定哪里男学员多,就去哪里报名。“没办法,这都是逼出来的。”

  本组文字/本报记者 刘琳

  9月9日,重庆市老年大学,计算机班的学员正在学习打字。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