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营企业党员,戴着党徽上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4:12  华龙网-重庆晨报

  徐瑞君在海龙村创办靖悦公司前,对在民营企业发展共产党员很抵触。“组织建设不能有盲区。只有把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基层的战斗堡垒。”鄢静决心改变徐瑞君的认识。

  “靖悦公司有400多人,要成立党组织。”“企业照章纳税就够了,搞这么麻烦有什么用?”鄢静不泄气,一次又一次找徐瑞君谈心。徐瑞君耐不住鄢静的苦口婆心,就让步了。6位党员随即成立党支部。如今,村内企业的党员都在胸前佩戴党徽上岗,不少私营企业的会议室都悬挂着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海龙村出现了村级组织与各种经济组织共存,本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互融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依托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整合村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难以适应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

  2007年,海龙村打破原来党组织设置的布局,探索采取“一统三分”的模式。所谓“一统”,就是设置海龙村·海龙中小企业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所谓“三分”,就是党委按功能、按年龄、按行业设置3类下级党组织:一是在村内设改革发展、综合服务、青年创业、夕阳红4个党支部,分别由村“两委”成员、中年、青年和老年组成;二是设置机械、木业2个行业党总支,下设14个支部;三是依托农业产业链,建立海龙村·大河村农业联合党总支,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如此一来,满盘皆活。青年创业支部定期举行技能培训,公布村内外用工信息,为企业招纳600多人,48名党员中有10人带头创业,他们还动员5名外出务工的能人返乡创业,扶持9名青年创业成功。夕阳红支部则以自己经营的茶馆为阵地,宣传政策,调解邻里矛盾。

  2002年以前,海龙村连续5年没有发展共产党员,党员明显老化,年轻人日益疏远党组织。而此后的8年间,海龙村党员由47人增加到207人。

  “只有把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基层的战斗堡垒”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