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态控制线”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4: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生态控制线”之困……
被划入生态控制线后,工业区整排厂房成了废弃房。
“生态控制线”之困……
面对蒿草丛生的工业区,上村党支书一筹莫展。

  光明新区的两社区经济发展受“生态控制线”影响

  市规划国土委表示生态控制线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正做优化调整工作

  文/图 记者仇日红

  核心提示

  深圳生态控制线,是内地第一条划定并通过政府规章形式明确下来的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意在保障深圳基本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但因为确保生态控制线完整性、没有对所在社区进行详细调研等种种原因,一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建成的集体工业区,也被划进控制线,导致工业区内工厂正常经营遇到困境,原来机器轰鸣的厂房被杂草取代。记者日前来到光明新区的玉律、上村两个社区了解到,玉律社区的部分工业区被划进控制线后,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从2005年的增长37%,到2008年仅增长9%。

  生态“铁线”局部需优化

  据统计,宝安、龙岗两区和南山、光明新区有相当数量划线前建成的社区和项目被划入线内,如宝安区38.17%的面积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龙岗、光明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面积也占总面积的56.1%和53.4%。由于大量的土地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可供发展的用地严重不足,工业建筑招租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玉律社区居委会党支书曾善林告诉记者,近几年的市区“两会”,他都就社区经济发展受生态控制线严重影响的问题,向上级部门反映过,但几乎所有反映都被退下来。

  为了换回原来的工业地块,玉律社区甚至已经打算用原生态控制线外的56.49万平方米荔枝林、山坡地去置换21.5万平方米的线内工业地块,但仍未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政府部门划(生态控制)线,应该尊重历史,至少要给我们贫困社区一条出路。”曾善林无奈地说。

  历史遗留问题将有望妥善解决

  今年是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颁布实施的第五年。深圳生态控制线,是内地第一条划定并通过政府规章形式明确下来的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被称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的“铁线”和“生命线”。自2005年11月划定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生态控制线基本上较总体科学,但也存在“建设在先,规划在后”、局部需优化等问题。

  对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后续问题,引起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2008年8至9月,由市委常委会部分人员和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在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的带领下,开始进行系列专题调研,地域包括龙岗、宝安、南山、盐田和光明新区。调研后,并向市政府提出了4条建议:充分考虑历史和现实情况,将部分划线前已建成的社区或项目用地划出线外;并为线内既有建筑和生产经营项目办理手续、提供出路。另外,制定相关生态补偿政策,对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社区居民进行相应补偿;最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遏制生态控制线内的违建行为。

  2008年11月市政府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时表示,在保证基本生态控制线科学性、系统性和总量规模的前提下,将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适度优化。

  2009年深圳“两会”上,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自加压力,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通过科学部署和狠抓落实,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解决一批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以此带动全局的发展。”在报告中提出“妥善解决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深圳市2009年十大待突破问题之一,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优化调整也被正式提上日程。然而,生态控制线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一个突破即可解决的问题,相当多的矛盾还远未解开。

  社区集体经济被拖了后脚

  工厂人走房空 厂房内一片废砖碎瓦

  记者日前在光明新区玉律社区居民的带领下,来到了该社区采访。走进社区内,跟几年前没什么两样,但当记者被带进第三工业区时,眼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异样。在关外社区招商引资一片欣欣向荣的情况下,第三工业区的大部分地区,却是另一番情景:原来机器轰鸣的厂房,如今人走房空,厂房车间内除了一些废砖碎瓦,几乎没有别的,原来的塑钢窗门全都被撬成光秃秃的空洞,“厂房里没人之后,稍微值钱一点的东西,能偷的都被小偷偷走了。”

  眼下这片始建于1991年的玉律社区第三工业区,最惹眼的竟是厂房外长得像人一样高的蒿草。此情此景,大多数居民只能摇头腕息。

  据了解,玉律社区位于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南部,总人口4.6万人,社区总用地面积960万平方米,生态线内土地面积544万平方米,占整个社区用地面积的56.7%,主要位于社区的西面。虽然生态线内土地主要以山坡、菜地为主,但被划入生态控制线的建成区土地面积也有139000平方米,建筑物总面积9.6万平方米,涉及企业7家,员工4000多人,工业总产值4.5亿元,占社区工业总产值的15.6%。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有玉律第三工业区、玉律发电厂二期用地以及深圳市喜得盛碳纤科技有限公司用地。

  集体收入趋势明显放缓

  被划进生态线内以后,原来的工业企业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年审时遇到巨大的困难。由于受到环保等多项指标的严重制约,第三工业区内企业几乎丧失了发展空间,已有1.2万平方米厂房空置,无法招租。在控制线划出以前就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厂房,办不到产权证明,出租、抵押、买卖都无法进行。从2007年以来的近3年,玉律社区集体收入趋势明显放缓,从2005年的增长37%,到2007年增长17%,到2008年仅增长9%。而与此同时,社区开支却大幅增加。近年社区社保开支、公共市政设施建设费用、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公司经营正常开支等合计开支3000万元左右,社区扣除居民分红,所剩无几。

  上村社区面积7.9平方公里,社区原有各类企业200家、商铺825间,工业厂房、宿舍152幢,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与玉律社区情况相似,2005年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以后,上村社区35%的工业厂房、商铺、宿舍被划入生态控制线内,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线内大量厂房空置,投资者听闻厂房位于生态控制线内,纷纷选租其他地方,近几年集体收入的大头——租金收入大幅度下降。

  【相关部门回应】

  市规划和国土委:

  正推动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工作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玉律社区经济发展受生态控制线影响的问题已得到该部门关注,是调整还是维持原状还有待研究。该责任人表示,仍在工业区内的企业不必急着将厂房退租,因社区第三工业区在水库下游,对生态影响较小,即使按照生态工业区的标准去经营生产,受影响也不会很大。

  至于生态控制线的划定难满足社区的基本诉求,该负责人表示,在划定控制线前,该部门曾委托所在地街道办进行了调查摸底,之所以后来出现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与各个街道办未仔细调查了解各个社区的具体诉求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在9月7日印发的一份关于深圳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生态控制线历史遗留问题的函中明确表示,生态控制线管理是一项新型管理方式,有关控制线管理的问题在所难免。去年大部制改革,规划国土业务重新整合,生态控制线需要与新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衔接。目前正在推动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工作,基本原则是:占补平衡,控制总量规模不减;强调结构,保障生态系统完整;综合协调,衔接相关规划内容;兼顾发展,适当预留发展空间等。

  市发改委:

  已制定补偿方案并报市政府

  市发改委在回应该问题时表示,《深圳市2010年改革计划》中已提出: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对生态控制线和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内受影响的主体实施补偿。这项工作由深圳市发改委牵头,目前已制定了《深圳市生态补偿系统工程研究和实施方案》,并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