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冠军成社会体育指导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6:30  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9月10日报道,下月15日,本市首届职工健身健康博览会将在地坛公园举办,市民将可与乒乓球、羽毛球等专业运动员、世界冠军过招。读了这样的职工健身新闻,我感慨颇多。

  北京奥运会后,以全民健身为内涵的后奥运会体育健身热情愈发高涨,处处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已成为当前市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升人们的体育观念,加快发展普及性的大众体育,探索新时期社区体育工作新模式,将体育健身活动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形成后奥运体育文化氛围,促使人们形成一种以终身体育为行为习惯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北京大力发展大众体育的思路值得褒扬。

  北京市共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万名,对指导大众科学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后奥运体育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国民“通过体育了解科学,通过科学理解体育”,体现体育改变生活的魅力和说服力,迫切需要更多的体育冠军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一位体育冠军或者体育明星的背后,都有一大批“粉丝”,但是,更多的情形是“粉丝”只能把对明星的热爱藏在心里,要实现和明星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奥运会精神和体育在民间的渗透力和活力。

  而体育冠军积极走进社区,贴近普通市民,通过自己的明星效应来吸引老百姓参与体育锻炼,用体育明星的运动经验来指导市民正确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自己成为市民的运动伙伴,为更多的人提供体育锻炼的公益指导。这些对于萌生民间的全民健身之芽,非常有促进力。

  从体育冠军过去的高高在上,到体育明星喜欢和娱乐明星走在一起,再到体育明星开始走进大众中间,这就是体育的更大进步,是对竞技体育的理性延伸,是对体育精神的光大,更是对“贵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进一步阐释,更多的体育明星应该知道,后奥运会更应该是推动草野的全民健身大会的后奥运会意识。

  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应该寻找各种机会多下基层,成为市民的体育教师,全民健身要普及和深入,体育明星和市民打成一片十分必要,这样的全民健身才有影响力、说服力和科学推动力。读者 田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