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柏杨魂归中原故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6:40  深圳晚报

  

柏杨魂归中原故里
9月12日,柏杨夫人张香华、儿子郭本城、女儿郭素萍、崔渝生、外甥女杨克敏等为柏杨花瓣送行。 中新社 发
柏杨魂归中原故里

  中新社郑州9月12日电 9月12日,饮誉海峡两岸的人文大师、台湾著名作家柏杨遗骨安葬仪式在河南新郑举行。至此,柏杨“叶落归根、回归故里”的遗愿得以实现。

  12日上午,柏杨灵骨安葬暨柏杨纪念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陵园举行,柏杨的夫人张香华,儿子郭本城,女儿郭素萍、崔渝生及其亲朋好友亲自前往送行,寄托哀思。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河南省台办主任宋丽萍、河南省文联主席马国强等官员参加了柏杨纪念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在现场,记者看到,柏杨的铜像高2米左右,其神情凝重中透着温和。铜像中的柏杨翘着“二郎腿”端坐,左手按压在膝盖上的一本书上,右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铜像旁边竖立着一块石牌,石牌上书“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柏杨”,彰显了其针砭时弊的铮铮傲气。

  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在仪式现场表示,柏杨先生生前为两岸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海峡两岸同胞和世界华人的尊重,对中原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柏杨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中,永远留在中原父老乡亲的心中。

  柏杨灵骨安葬暨柏杨纪念铜像落成仪式结束后,柏杨夫人张香华将柏杨生前衣物、书籍、手稿等遗物,捐献给了河南方面,以供后人瞻仰。

  感人细节

  重病时2小时写下6个字:

  “重回大陆真好”

  台湾著名诗人、柏杨的夫人张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6个汉字:“重回大陆真好”。

  张香华女士介绍说,这是柏杨在病重时写的。当时的柏杨已经行动不便,花费了两个钟头的时间写下了这6个字。“从字里,我看到了他对故乡的眷念。”

  记者注意到,自始至终,头发花白、精神饱满的张香华一直把这张字条紧紧地握在手中,生怕遗失丈夫留给她的这个“宝贝”。

  “在外游荡了半个世纪的‘游子’柏杨,今天终于得以安眠中原大地,所以我觉得很安心,”张香华动情地说,“中原大地处处散发着文化气息,这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我相信柏杨会十分满意这块充满浓郁文学气息的土地。”

  对于父亲柏杨安葬于河南,儿子郭本城,女儿郭素萍、崔渝生均表示赞同和支持。他们一直在为父亲柏杨骨灰回归大陆奔波。

  “魂归故里对父亲来说是一个最好、最美的结局,”郭本城说,“他终于回归到中原母亲的怀抱,我相信父亲再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谈及对柏杨的评价,张香华告诉记者,柏杨总是喜欢用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作对比,从来不写风花雪月的文字,他的文字一直很尖锐且沉重。柏杨一辈子说真话,也因此得罪很多人,也因为说真话而入狱。

  儿子郭本城如此评价父亲,“是一位值得尊重的长者……我认为父亲很有骨气、很有个性,虽然他有时候很严肃,但有时候也很幽默。”(中新)

  人物小传

  两本代表作都写“中国人”

  柏杨1920年3月生于开封市通许县,2008年4月29日因肺炎呼吸衰竭于台北病逝,享年88岁。

  柏杨遗孀张香华曾向大陆方面表达了柏杨的生前遗愿——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叶落归根,回归故里。经过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院长郑彦英及柏杨亲属的多方努力,今年8月3日,柏杨的骨灰得以运回河南。

  柏杨原名郭定生,笔名柏杨,祖籍河南辉县。他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两岸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在海内外华人中享有较高声誉,被文化界称为“硬骨头文人”。其代表作有《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