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魏晋史博士张国安佐证:“曹操墓”就是曹奂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6:43  半岛网

  “反曹派”代表人物倪方六根据曹操墓考古简报中发表的出土印符图案,作出曹操墓有可能是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之墓的判断后,很快引起了其他学者的注意。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一书作者张国安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本报记者9月12日与张国安取得了电话联系。张国安称,在安阳发布发现了曹操高陵的消息后不久,他就前往西高穴村进行实地走访并提出这一观点。

  

  张国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安阳发布发现了曹操高陵的消息不久之后,他就前往西高穴村进行了实地走访,根据调查及其研究,当时他就提出西高穴的大墓极有可能就是曹奂墓,并写入了他自己的著作中。

  他表示,他对西高穴大墓的质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魏武王”的称呼,这个在之前已有很多专家提出过,曹操死后不可能称为“魏武王”;其次,西高穴大墓的墓室与曹操时代的墓葬风格也不相符。“东汉晚期的墓葬都是带有回廊形式的,一般都是三室墓,而不是西高穴的两室墓。”张国安说,两室墓风格出现于魏晋,是当时高规格葬礼的主流形式;第三,曹操墓出土的画像石的年代晚于曹操时代(即公元222年)。

  ■谈史故作文章迷惑天下人

  张国安认为,曹操虽然是丧葬史上提倡薄葬的改良者,这在他的《终令》和《遗令》上都有说明,但这些被后人视为“曹操遗言”的书面文字,被后世严重误解了。“史料显示,曹操在临终之前都还想穿皇帝的衣服。”张国安说,从确凿史料中提到的曹操生平看,他在生活上的简朴作风仅仅体现在穿衣打扮上,但在其他方面并不“简朴”。

  最典型的就是和关羽争老婆、贪恋女色、后宫养着佳丽无数。而到了晚年,曹操的心境就是享受、幻想和仙游,饮食精致,居住奢华。死后葬礼是天子的规格、皇帝的礼仪。就在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按照汉制还在地面上建了一座宏大的祭殿。“所以我们说,纵观曹操一生,无论是其生前,还是其死后,他所说的简朴,只是嘴上功夫。像这样一个根本就没‘简朴’过的人,难道他死后睡的坟墓连一个东汉晚期的土财主都不如吗?”张国安说。

  张国安认为,正是因为曹操在《终令》上提出了薄葬的要求,所以后人就认为曹操的墓也应该是薄葬的。但是,“曹操生前盗墓无数,知道在墓里不能放太多金银珠宝,否则难免被后人挖坟 ,所以就故意立了这样一个要求薄葬的《终令》来迷惑大家,以曹操‘只可他负天下人’的性格,是不可能薄葬的。”张国安说。

  ■观点“此墓应是曹奂墓”

  经过对西高穴村大墓的实地走访,张国安判定该墓处在东汉晚期到西晋时期之间。他认为“此墓应是曹奂墓”。“以前一直传说河北临漳县城西南28公里 、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约三百米处的大墓是曹奂墓,但经1986年考古发掘后,已证实该墓主非曹奂。”张国安说,据史书记载,晋禅代之后,封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陈留王,将曹奂及曹魏宗室都安置在邺城加以严格监控。曹奂终年五十八岁,死后以魏皇帝的规格和礼仪葬在邺城,其陵墓应按照帝制规格。

  也有学者认为该墓有西晋风格,“由于当时已经进入西晋,吸收一些晋制因素也是情理之中的。”张国安说。

  根据河南考古队发表的考古简报,曹操墓中出土的画像石上有“首阳山”字样。张国安称,曹奂以支子入继大统当皇帝,与曹丕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是自然而然的。另外,从最初鉴定的男性人骨年龄六十岁左右看,虽然曹操死亡年龄(66岁)也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但与曹奂更为接近。

  特派记者 马正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