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杀女征人和她说句话

  47岁的陈丽华(化名)自从丈夫去世后,十年拒婚。如今,换来的是很难和陌生人交流,甚至与人说话都有了心理障碍。痛苦中,她竟几欲自杀。近日,她来到本报《心事》栏目,希望从长期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只求有人能主动和她说一句话。

  印象

  虽然在成都已生活了5年,陈丽华的口音中仍夹杂着浓郁的湖南腔。一眼看去似乎并无半点哀伤,可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暗藏着一份难以触碰的阴郁:“要是那会儿我和丈夫一起离开人世就好了,我现在一个朋友都没有,很孤独,谁能和我说句话?”

  丈夫去世 10年她靠日记活下去

  1982年,在家人的介绍下,湖南农村姑娘陈丽华和邻村小伙子王健卫相识了,两人于1983年结了婚,婚后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婚后的王健卫对妻子非常体贴,每天忙完农活回到家中,无论累不累、高不高兴,都要给陈丽华一个拥抱。这种西式的甜蜜做派在当时的农村即便不是绝无仅有,也属于极其罕见的。每逢陈丽华的生日,王健卫还会悄悄地为妻子炖好汤,给她一个惊喜:“今天是你的生日,你一个人吃!”“不,一起吃……”一碗饱含丈夫温暖的汤总是在两人手中推来推去。结婚十多年,王健卫和妻子总是形影不离的,妻子做饭,他洗碗;丈夫扫地,陈丽华就洗衣服。

  毕竟在农村经济还是比较拮据,经过商量,1995年,陈丽华决定暂时忍受和丈夫分开一段时间的痛苦,外出广州打工。半年后,陈丽华接到丈夫的电话说,他打算把家里的房子重新翻新装修一下,等妻子回来了也好有个温馨的家。为了把钱省下来,王健卫决定不在外面雇工人,所有事情自己一个人来做。

  搬水泥、河沙、砖头,和泥盖瓦、粉刷……王健卫弯腰曲背一趟趟地来回跑,浑身上下的骨头全像散了架,腰都感觉快断了,可他还咬牙撑着不肯对妻子讲。一连两三个月下来,王健卫累得胃出血。得知消息的陈丽华非常心痛,恨不得马上回家。可丈夫却一直开导她:“你老公壮实得很,小问题,养养都好了。”

  分开的几年里,陈丽华逢年过节都会回家,跟老公相聚一番。两人说好了等2000年陈丽华挣下一笔可以做小生意的钱后,她就彻底回来,两个人就不再分开,一起踏踏实实地在老家做点生意,过自己安稳幸福的小日子。正当陈丽华充满了憧憬、即将启程回家时,却突然传来了丈夫因长期劳累过度,引发胃病加重,导致胃穿孔而病逝的噩耗。“我当时根本不敢相信,我们前几天还通过电话呢!”当陈丽华赶回家时,残酷的现实迎面将她击倒。“幸福就在眼前了,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将他带走啊?”她扑到在丈夫遗体旁,哭得起不了身。

  长达好几个月,陈丽华都始终无法缓过劲来,只要想起丈夫就泪水涟涟。她说:“不是我太脆弱,而是一直觉得自己亏欠了丈夫的深情。”丈夫死后,回到老家农村的陈丽华和公婆以及儿子一道,靠之前积攒下的一些钱过活。思念丈夫时,她找不到其他的人可以倾诉,就将自己的心情统统写在了日记中。

  一晃十年过去了,两本厚厚的日记,字里行间灌满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她说:“估计我有点后知后觉吧,老公死了才更深一层地晓得他对我的好。我写这些,他也许能看到,也许根本不能,但靠着这种方式,我熬过了无数个寻死的夜晚。”

  记者翻看日记,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走后,我觉得自己只剩下半个人还活着,寻死的念头一刻都没有放弃过。我的心没有刀子划过的痕迹,怎么却一直活生生地发痛?”

  陈丽华说,虽然她已经很久不写日记了,但内心依然时时追忆着前夫。

  深情难舍 她“拒婚”无数男人

  长达十年之久,陈丽华一直背负着对去世丈夫的深情,久久难以释怀,于是,她选择了一种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自虐的非常情感生活,前前后后拒绝了不下二十多位男士的追求和求婚,成为在别人眼里名副其实的“拒婚女人”。

  丈夫去世半年后,亲戚给陈丽华介绍了一位未婚的男士,还是一位医生,条件相当不错。可陈丽华连面都不愿见,就婉拒了亲戚的好意。亲戚劝慰陈丽华:“邻居晓薇和你情况一样的,但一个月后就重新找了,你这都快半年了,还是想开些吧。”可陈丽华整个心事都始终沉浸在丈夫去世的痛苦中。她说:“当时我根本接受不了再婚的事。”

  一年后,朋友又给她介绍一个比她小3岁的男友。这次陈丽华答应了见面,虽然见面后她暗地里也觉得很满意,可一想起过去和前夫在一起的幸福日子,心里就莫名地充满了背叛感,完全抛不开那段感情,这样的折磨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对方。

  当地一位五十多岁、妻子去世两年的生意人朱华明(化名),听旁人说起过陈丽华,被她的温柔与执著所打动,便托人向陈丽华介绍。两人见面后,一开始都觉得十分满意,可相处了不到一个月,陈丽华发觉自己竟还是无法忘怀过去的那段生活,就开始变得情绪起伏,每晚独处时想起前夫,这让对方也很难接受,两人只得选择分手。

  这是丈夫去世后,她仅有的一次恋爱经历,便以这样一种在外人看来很遗憾的方式结束了。毕竟对方的条件相当不错。之后,陈丽华告知所有的亲友,不要再给她介绍男友了,她实在不想再婚了,哪怕一个人过一辈子也行。二十次相亲,二十次拒绝,陈丽华说,无论如何,自己始终丢不开对已逝前夫的无限深情。

  我成了没人说话的女人

  2005年,为了离开伤心地,陈丽华选择来到了成都,在一家店里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哪知没多久,店里一位比她小四岁的同事章杰(化名)便开始热烈追求起了陈丽华,并数度求婚。章杰火热的爱以及贴心的照顾让陈丽华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她承认,自己甚至一度有点心旌摇动。可前思后想之后,陈丽华还是再次逃避了。求婚遭拒后不久,为了避免尴尬,章杰选择了黯然辞职,就此没有了下落。

  看到一个男人因自己深深受伤,陈丽华不久后也选择了辞职,开始到成都一位亲戚的店里做事。家和店便成了她每天生活恒定不变的两点一线。店里面,她的工作也主要是收款、清货、库管等,与外界的接触也很少。久而久之,她逐渐发现,十年来主动为之的“拒婚”行为阻断的不仅是自己的情路,更带来了自己跟外界的隔膜,社交能力的下降直接带给她的是很难再与陌生人交往。

  她说,每次自己要想和人开口聊聊天时,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嗓子眼上:“即便我之前想了很多话,做了很多准备,但只要一想开口,就觉得说不出来。”跟异性见面时,她就更是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语,表现得极不自然,即便意识到这些,想加以克制,也无能为力。这种怪异的感觉让陈丽华十分苦恼。

  2010年5月的一天,陈丽华觉得特别孤独。极端孤寂中的她想到了上街找个人说说话。可溜达了一圈后,都没找到能让她勇敢开口的对象。眼见着天就快黑了,坐在河边整整一个下午的她终于鼓起了勇气,向一位路过的女子开了口:“哎,我想和你说一句话……”谁知,这话刚出,那女子就格外警惕起来,冲口就是一句:“你不是想骗我吧?”这句回答让陈丽华始料未及。紧张、尴尬、羞愧、局促……各种情绪交织下的她顿时涨红了脸,吱吱唔唔了半天,再没吐出一个字。那女子见状,鄙夷地回了一句:“神经病!”然后就离开了。

  孤独的陈丽华傻在原地,半天回不了神,眼泪“唰唰”就下来了。看来潺潺而过的河水,她直想跳下去。路过的好心人见她不停地哭,便上前关切地询问,可还没有从打击中恢复过来的陈丽华却断然拒绝了对方的关心:“不要跟我说话!”

  当天很晚后她终于回到了家中,并从此更少去和人交流了。她说,自己真的不清楚当时为什么会回绝别人善意的帮助,因为她的内心是那么极度地渴望能找到一个与自己说说话的人啊!

  儿子的爱 让母亲想重活一次

  反复的挣扎中,陈丽华多次想到了自杀。白天,在马路上,车从她的面前开过,她总会想飞身撞上去……她咬紧牙,拼命控制着自己,然后躲回屋子里。黑夜,望着周围钢筋水泥的森林,她恨不能像鸟一样,从楼顶飞身而下,融化在黑暗的夜色中。

  这天,深感孤寂、准备早早结束自己生命的她,突然接到了在外读大学的儿子的电话:“妈妈,天气转凉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别感冒了,我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儿没和你说呢……”儿子懂事而体贴的话让陈丽华备感到家庭的温暖。

  儿子说,等自己读完大学后找到工作,就要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一周后,儿子又发来短信,希望母亲不要担心他的学业,他自己会努力的。为了不让儿子得知自己换上了严重的人际交流障碍,她开始赶在儿子回家之前,每天努力对着镜子练习说话。每天清晨,她都不忘站在阳台上反复说这样一句话:“请和我说一句话!”为了让儿子快乐,她决定,一定让自己重新活一次。

  可是,长期拒绝交流的她却发现,这种方法纯属纸上谈兵,她真是想不出什么具体的办法能和人说上话。忐忑之下几经选择,她终于把第一次主动搭话的对象定在了邻居大姐身上,交流之下她发现,和人说句话其实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可是邻居往往都很忙,偶尔聊个天还可以,要想做朋友,在她看来却不那么容易。于是,她再度选择了沉默。

  采访结束时,陈丽华忍不住问记者:“难道想和人说一句话就这么难吗?怎么才能有人主动和我说句话呢?”记者 刘静

  ○征集令

  谁来和她说一句话?

  十年来,陈女士都选择过着一种非常态的情感生活,婚姻无数次地为她敞开大门,却被她关上,直到她再也打不开这扇门。我们感动陈女士对爱情十年如一日的坚贞,可这份感情的背后,难说不是一种对婚姻以及对他人的自私态度。因为即便是爱她的丈夫灵下有知,也不愿她这样苦守终身吧。何况,“缘份一旦错过,它不会管你是不是还会重新争取……”或许,一切对陈女士来说还不算太晚,可要敲开婚姻的大门,她需要重新争取的还很多。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非陈女士想象的那么难,当然也并非那么简单,其中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智慧。如果你是热心读者,你想对陈女士说出怎样的一句话,来帮助陈女士走出困惑呢?敬请拨打记者热线:13880890322

  ○心灵补氧

  如何与人沟通的四大技巧

  技巧一:如何巧妙的与别人交谈

  与别人交谈时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尽量使用这些词“您”或“您的”而不是“我”,“我自己,我的”

  记住:要学会引导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技巧二:如何巧妙的令别人觉得重要

  赞许和恭维他们,关心他们的家人。

  在回答他们的话之前,请稍加停顿。

  技巧三:如何调动别人情绪

  用笑容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与接近别人的气氛,关键一点在于适时。

  技巧四:如何巧妙的赞美别人

  要真诚,倘若这种赞扬不真诚,还不如不说。

  赞扬行为本身,而不要赞扬人。

  赞扬要具体、实在,不宜过份夸张,赞扬要及时,不要隔得太久。另外,请养成每天赞扬三个不同的人的习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