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许 更多精彩 值得期待

  近两个小时的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但心潮却依然起伏。成都电视台演播大厅舞台的灯光已经熄灭,但10位荣膺“杰出贡献奖”的杰出人物飞扬的身影却在眼前分外清晰。他们的身上,浓缩着成都的故事;他们走过的路,也折射着成都走过的历程……

  比如获奖者尹建华和宽窄巷子的故事。宽窄巷子打造之初,曾遭受了很多质疑,推进也一度受阻。的确,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宝贝。时代演进到21世纪,在这样一个繁华都市的最中心地带,还有这样几条老街巷,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都的记忆。于是,打造宽窄巷子的消息一出,偏激者捶胸顿足,理智者也在欣喜盼望之余存几丝疑虑。如今,通过市场化手段打造、经营的宽窄巷子,已经以无可争辩的魅力令每个成都人或是外地游客赞叹有加,成为境内外游客到成都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和名副其实的“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事实证明,宽窄巷子的价值,呈现几何倍数增长。

  宽窄巷子的蜕变,只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小品,但能够带给人启迪。

  任何一项改革,尤其是涉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利益格局调整的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也曾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成都坚持自己的抱负和道路,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去破解“三农”问题,探索一条新型城市化之路。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成都思路清晰,步伐坚定。一项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在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果敢地实践着。

  经过七年的不间断实践,成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经验,在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实现了突破。成都的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也是硕果累累,数据显示:2009年,成都GDP达到4502.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9元。而在2003年,成都GDP为187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六年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是全国唯一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下降的特大中心城市。

  一些关注中国改革步伐的媒体和专家学者对此感到欣喜和振奋。《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评价:这是一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试验,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占中国人口总数54%以上的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发展机会和生命尊严。生为农民之悲哀或将变成生为农民之幸福。

  “很长时间,我们始终没有找到新型城市化的路和桥。”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说,“我到成都来一看,路和桥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以及长期跟踪调研成都的著名经济学家叶裕民表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其意义已经不限于成都、四川或西部,而具有“全国性”的示范价值。

  在西部大开发走过十年历程之际,由经济学家厉以宁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担任负责人的课题组发布了有关“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报告,认为成都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以及“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该报告将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总结为“成都模式”。

  《南风窗》认为,成都历经七年改革和探索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和实践,已经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范围认可,其经验有望成为国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成都更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目标,这符合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际,其着力点在于解决城乡问题,破解“三农”难题,与国家赋予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高度一致。同时,这一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实质上是把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到了战略层面,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一规划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切合成都实际。

  就像电视连续剧常常在剧末打出的“下集更加精彩”字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坚持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的成都,必将诞生更多、更大的精彩。我们一同期待,一起创造。记者 钟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