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家口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实现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6:56  中国青年报

  

  张家口,塞外名城,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虽然历史悠久,但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上一直比较落后,所辖区县80%是国家级贫困县。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教育事业从2005年以来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协调发展的局面: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已进入河北省先进行列;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达到河北省中上等水平;普通高中教育已经接近全省中等水平。

  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更令人兴奋:2007年张家口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前普及率达到90.5%,超过河北省平均普及率30个百分点;2009年,职普教在校生比例为48:5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已经达到71%,远远超出全省37%的平均水平;普通高考及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连续几年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全省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速度最快的市。

  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为何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就能够取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张家口人给出的答案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张家口市教育局局长胡守荣坦言:“实践证明,坚持统筹兼顾是张家口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基本做法。”

  正是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张家口教育局几年来通过实施四大带动战略,迅速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并且实现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张家口距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不远,许多地方的孩子长期随父母外出打工,或举家迁出。另外,受计划生育、扶贫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村中小学校只有几个、几十个学生的现象非常普遍。2005年,张家口市农村小学教学点1664个,张家口市10人以下的学校856所。由于布局分散,学科教师和专业教学设备无法合理配置,教学质量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要全面提升张家口的基础教育质量,就必须对中小学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于是,张家口市教育局充分考虑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按照“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县镇靠拢,高中向县城聚集”的总体思路,坚持集中办学、规模办学;通盘规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统筹规划,依次调整;着眼长远,把握标准;捆绑资金,集中使用的原则,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力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在办学模式上,农村小学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主,初中主要建在县城及周边经济发达乡镇,县城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

  胡守荣认为,“县城教育做大做强了,上可以连接大中城市,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同时减轻大中城市的就学压力;下可以带动辐射乡村及整个农村地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教育发展链条。”

  自2006年3月全面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开始,张家口的调整步伐以每年撤并中小学600所左右、新建改扩建100所左右的速度大幅推进。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有效解决了学校发展需要的校舍、设备、场地、图书、仪器等硬件建设问题。

  实践证明,城镇带动战略在实现“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的新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城镇配套设施齐全、人才资源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特点和龙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实施城镇带动战略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限的教育资源,避免了各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并且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交流,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全市农村教育均衡、协调和快速发展。

   高考成绩连续大幅攀升得益于高中带动战略

  2005年,张家口市高中教育质量走进历史低谷,随之而来的是生源和教师的大面积流失,市民对高中教育失去了信心,同时严重冲击了全市基础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

  当年11月,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认真分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张家口市教育局形成“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高中教育全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高中带动战略,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全市教育整体工作达到全省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科学决策。

  为此,张家口市着力于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抓好初高中教育的衔接。随后的3年,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流失的情况得到较好的遏制,并出现“回流”现象。

  高中带动战略在张家口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年来张家口市高考成绩连续大面积大幅度攀升,2010年全市高考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普通文理本科一批上线人数1713人,比去年增加274人,比2005年增加1125人;本科二批上线人数4508人,比去年增加614人,比2005年增加2623人;本科三批上线人数13022人,比去年增加2539人,比2005年增加4364人。艺术体育类各项指标均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全市有15名同学达到了清华、北大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至此,张家口市高考成绩已经连续五年实现大面积、大幅度提升。目前,张家口市的高考成绩已提高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万人上线率已跃居全省前列,张家口市一中、宣化一中、沙城中学等一批普通高中已成为省内品牌学校。张家口市高中教育正在实现“由弱到强”的蜕变。

  主城区带动战略促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张家口市的职业教育成果不仅得到社会认可,也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的关注。市职教中心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8年,中职招生人数首次超过了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25%,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张家口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主城区带动战略”。所谓“主城区带动战略”就是根据主城区区位优势明显、职业院校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实际情况,集中投入、扶持、建设,迅速将主城区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再通过主城区的示范辐射,带动全市职业教育整体发展。

  在实施主城区带动战略的过程中,张家口市教育局首先对主城区职业学校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先后将24所隶属不同部门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组、整合,调整为以1所职业技术学院、3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主,民办职业学校为补充的数量合理、结构完善、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彻底解决了过去多头管理、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为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拓宽学生发展渠道,张家口还特别开设“普教职教直通车”,不仅普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转入中职学校学习,中职在校生也可以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选择对口升学或就业。

  “主城区带动战略”使张家口一批职业教育知名院校在市区内形成“场”效应,领跑全市职业教育,拉动县域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作用已然显现。目前,以怀安、宣化、涿鹿、尚义、阳原等县为代表的第一辐射带颇具规模,怀安、宣化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随着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和学生就业的良好势头,每年张家口市都有几十名学生自愿由普高转入职高学习。而职业学校坚持学生培养对口招生和就业两大方向并重的策略,也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了梦想,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仅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多年来已有3000多名毕业生对口升入全国知名大学深造,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得到稳步提升。

  协调发展战略在扬长的同时快速补齐短板

  胡守荣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个完整的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成功的教育。”

  如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使之协调发展是张家口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2005年以前张家口市的教育现状,可以说,义务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可圈可点,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整体优势并不十分突出,高等教育是短板之一。

  要让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就必须在扬长的同时进行补短。于是,张家口在加强义务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同时,下大力气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薄弱环节进行攻坚克难。

  面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艰巨任务,张家口积极探索综合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途径。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尚义县就创造性地采取“培养、调、聘并用”的办法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利用县职教中心开设幼儿教育专业的优势,为全县培养幼儿教师。同时,把幼儿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公办幼儿教师与聘用相结合的幼教师资队伍。

  特殊教育也迎来发展的春天。张家口市特教学校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超过7500万元,健全的设备可以让更多特殊的孩子体会成长的快乐。2009年,张家口特殊教育普及率达91%。其中,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居全国第6位,是河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开办了河北省第一个盲生高中班,还实现了残疾学生升本“零”的突破。

  张家口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近年来,张家口实施精品专业带动战略,地方高等教育在“闯路子、创牌子、争位子”的发展思路下,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张家口4所市属高校开设了60多个专业,招生涉及全国各省市,在校生达到1.5万人,办学整体规模已经比5年前翻了两番。

  总结张家口教育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的经验,胡守荣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解决好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只有科学发展,后发地区才能避免走先发地区某些不成功的老路,才能彰显出后发优势。”(兰文种 马国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