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姥姥”拆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7:26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毛光勇 特约记者蔡翔

  黄石铁山区胜利街社区的支部书记刘欧洲,皓发稀疏,今年五十有三,怎么看也是一爷们。因为常年处理那些街长里短之事,脾气特好、想得细致,有人戏称他为“刘姥姥”。

  记者昨日慕名拜访,他说,前不久黄石首办矿冶文化节,区里提出要把铁山打造成精品城区,在胜利街,要把社区环境变个样,最难的就是拆违。

  社区余家山小区的居民,大部分是1958年招进大冶铁矿的职工,当时子女多的才能住一楼,好搭个棚子,临时解决住房困难。几十年积累下来,楼房间空地被千奇百怪的窝棚占得只剩下一个过道。窝棚外还堆着乱七八糟的柴草、杂物,脏得见不得人。

  社区也有两间小棚子,搭在路边出租赚点活动经费。“刘姥姥”和社区一共6名干部自己动手,先把它们拆了,然后召集居民代表开会,讨论这些违建该不该拆。老党员钟锡朝老汉态度鲜明地说,住在这里就不像个城里人。“刘姥姥”心头一喜,会后立马上门,达成“君子协定”。钟老汉一家齐心协力率先拆房,工程队随即进驻,在他家的门前筑起水泥平台,再用彩砖在平台下铺出一片“地毯”。

  说动一家拆一处,工程队跟着复制样本。小区住在一楼的200多人家、2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拆到最后,就剩徐明富老汉一家了。老徐的老伴是残疾人,因为没有地方藏身,住在麻城老家。“刘姥姥”将她请回来,承诺按政策给予适当照顾。老徐终于松了口。于是,每栋楼门前的小平台,连成一条走廊,每户门前的“地毯”连成小广场,“拆违”大功告成。

  不让政府花一分钱,居民没有红过脸,这样的拆违,让“刘姥姥”事后说起,还真有点“自鸣得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