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只黄腹角雉炎陵放生

  

四只黄腹角雉炎陵放生

  黄腹角雉。资料图片

  本报株洲讯(记者 李春璞 通讯员 张兴林 邱鹏)近日,炎陵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内迎来“新成员”——四只人工培育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2只雄鸟和2只雌鸟)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后,被投放到保护区内。据了解,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繁殖科研小组与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的又一项科研项目,主要课题是关于国家濒危动物黄腹角雉的人工培养后回放大自然的可行性研究。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至今保存着华南地区唯一一片上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是一个罕见的野生动植物珍品库,园内有种子植物1518种,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的达49种;有昆虫1560种,脊椎动物208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1种。

  据北京师范大学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繁殖科研小组副主任、研究员李立介绍,人工培养的黄腹角雉要放归自然具有一定难度,主要是他们因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又没有天敌来骚扰,逐渐失去了野外生活的本领,从而成为一项技术难题。

  此前,科研小组在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经过近三个多月的考察,发现这里具有相当适宜黄腹角雉生存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因此,计划在保护区内建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人工繁殖基地。此次科研小组在保护区内人工放养四只人工培育黄腹角雉,主要就是对他们回归自然后“自食其力”的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掌握其野外生活和觅食的第一手资料。此次试验如果反映良好,将立即进行第二批行大数量的放生。

  新闻链接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亦有分布。《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目前国内黄腹角雉的资源估计量为5000只,其中浙江省黄腹角雉的资源量约为640-1000只,而据无线电遥测研究显示,浙江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典型栖息地其种群密度可达7.08只/km2。现有的黄腹角雉资源量约为400多只,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同时,乌岩岭是目前我国黄腹角雉的唯一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