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宇森:放鸽子的末路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8:49  东方早报

  图宾根木匠

  当徐克把那尊终身成就奖的金狮奖杯颁给吴宇森时,我们分明能看到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眼中闪动的点点泪光,此时,威尼斯代表了全世界电影人,不仅向这位辛劳半生的侠客导演,更是向整个华语电影致敬。不过在此之外,也许我们还能从吴老的眼泪中解读出另一层意味——港产浪漫英雄片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吴导从1974年就开始涉足电影导演工作,但他真正成名,当然还是从1986年的《英雄本色》开始。《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也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从那以后,英雄片作为一个亚类型片种正式登堂入室,关于东方意境、关于暴力美学、关于中华侠义,自此开始假吴宇森的光影画笔在世界电影长廊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宇森的英雄片在电影史上最直接的母体就是邵氏的武侠片,吴宇森作为张彻的助手,这位武侠大师的电影风格自然也给吴宇森今后的创作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吴宇森自己就曾说过:“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像我的《英雄本色》了。”吴氏暴力美学之于张彻武侠片的传袭,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吴宇森的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能够领一时风气之先,逃不脱整个社会文化土壤的承载。吴氏英雄片,看似癫狂过火,内里却饱含着对中华传统文脉的应合,这正是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亦是吴氏英雄片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诉求之所在,从这一点而言,《英雄本色》们自然是对全体华人观众通吃的。此外,吴氏英雄片向来以塑造肝胆相照的男性情谊为重,同样也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传统背道而驰,他们不会效忠女人,甚至不会爱上女人(纵或会有女侠相助)。侠士至高无上的做人原则是忠诚,是对家庭,尤为对父亲的忠诚,也是对友人或‘兄弟’的忠诚。”由是看来,所谓的兄弟义气,正是东方侠客们持重中华文化最深厚的地方。

  吴氏英雄片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便是浪漫抒情、动静相宜的东方意境,后世有人以“暴力美学”称呼之,口耳相传,遂成吴宇森导演最大的标签。殊不知,这也是吴导对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当然,动作片(广义)几乎算得上是华语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类型片模式,吴氏暴力美学对好莱坞的渗透,自然也得放在香港动作片整体对外输出的大背景下,但在后现代的热兵器时代拍摄出古典意蕴十足的打斗场景,这显然是吴宇森的独门秘笈,亦是《断箭》《变脸》《碟中谍2》大获成功的命门。鸽子谁都会放,但每每放得豪气干云,将英雄之孤傲幻化于羽羽白鸽的扑打间,舍John Woo其谁?

  吴氏英雄片在1980年代的风行一时,自然与港人的心境息息相关。一方面,香港历来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市场社会,吴宇森“将传统江湖文化中的‘兄弟情义’纳入到黑社会片这样一个现代文本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代文明进程与传统文化生态之间所产生的裂隙。换句话说,观众对于英雄片中兄弟情义的认同乃至顶礼膜拜,其暗含的前提恰是现实世界当中兄弟情义的缺失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和疏远。”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斯时港产片看似对儒家文化母体放肆反叛,骨子里其实还是臣服在老祖宗的文脉之下——这无非是回归前的一次青春期叛逆罢了,该变回来的总归还得变回来。

  习惯了香港和好莱坞创作环境的吴导对大陆电影有些水土不服,了却吴导个人心愿的两部《赤壁》,票房虽饱赚一笔,但坊间的口碑却是空前的低迷。不过,这似乎也符合物极必反的规律,事实上,吴导的老师张彻在《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一书中就曾提及:吴宇森电影是此类电影(英雄片)的集大成者;事物一旦发展到了集大成,就距离终点不远了。此书成书时为1988年,正是吴氏英雄片最热潮的时候,其洞见令人叹服。

  白鸽还是那羽白鸽,可惜英雄已然末路。

  (作者系影评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