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统湘菜风光登场

  天赋异禀的湘厨,炒的是才情和想像力。但,油淋子鸡、芙蓉鸡片、清汤柴把鸭、潇湘鱼羊鲜,没听过,你怎么炒?听过而没人教,你怎么做?

  要第一流的新派湘菜,也要第一流的传统湘菜。我喜欢极端的美食,最新潮的现在很多,最古老的我要努力寻找。万家丽路上的玉楼东食神店最近“出土”了一批传统湘菜,让我大开眼界。

  “三鸡一唱天下白”

  玉楼东有“三鸡”:麻辣子鸡、东安鸡和油淋子鸡。“麻辣子鸡汤包肚,令人长忆玉楼东”,名声最响亮的麻辣子鸡和东安鸡,在长沙,不算新闻。

  麻辣子鸡外焦内嫩,麻辣鲜香。

  做法则是:剔骨斩筋后,将鸡切成2厘米见方、大小均匀的鸡丁。用精盐、酱油、料酒、湿淀粉等抓匀上浆,使湿淀粉粘附在鸡丁之上,以便保持肉质鲜嫩,营养不流失。烹制时,油温烧至八成热时下锅,将鸡丁打散,捞出。待油温回升至九成热时再第二次过油。

  东安鸡呢?本报美食版已多次介绍,“好吃不厌百回吃”,毛主席当年拿来招待尼克松的,错不了。雍景街上的一品东安鸡馆做出的东安鸡就十分好呷。

  但,油淋子鸡,“有二十多年,长沙城的餐桌上没出现过”,湘菜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涛如是说。

  远看,色泽金黄,入口,外酥内嫩,香味四溢。并不油腻的背后是淀粉的恰到好处,至于做法,张涛表示保密。

  笔者以为,油淋子鸡作为传统湘菜,应该和麻辣子鸡的外焦内嫩,多次沥油,煎炸适中大有关系。作为好呷分子,只要知道在玉楼东食神店可以呷到,就行。余下的,留给湘菜师傅们琢磨去吧。

  “雪媚娘”和芙蓉鸡片,到底谁更白?

  湘菜中,极致的发丝牛百叶“白如银丝”,够白。芙蓉鸡片呢?同样雪白。

  以蛋清和鸡胸脯肉捣碎,成鸡蛋状,洁白如玉,晶莹光亮,爽滑鲜香,略无凝滞。一般的店子,没有。照张涛的说法,玉楼东就是要主打传统湘菜,健康然而同样时尚。

  但,餐桌上最白的当然是湘点了。白案师傅有走红的趋势,做出来的“雪媚娘”粉雕玉琢般,咬一口,极其松软。这种感觉,老德园的包子、柳德芳的汤圆庶几可媲美。里头流出的奶油,爽滑甜腻,舌尖滋味就此开了另一天地。

  雪白的,好看,如同肤如凝脂的美女一样。传统湘菜的雪白,不但好看,也十分好呷。

  传统的材料,一定要回归原味

  做餐饮,就是做品牌。但,没有最好的口味,美食要招牌镶金,很难。

  现在,餐饮最关键的就在原料。回归原料,绝对技高一筹。“组庵豆腐”、“组庵鱼翅”都需要一流的调味手法,这可不是鸡精、蚝油可以替代的。

  只用油、盐、酱、醋等几种调料制出的滑溜才鱼片,爽滑鲜香。没有蚝油、芡粉的“大一统味道”,取而代之的是原味的回归。玉楼东食神店这样搞,恐怕是对目前市场各种不放心食品、调料的回应。

  在三味楼,有人推茶陵的蒜子;在顺天,有人推水果入菜;在玉楼东,张涛更进一步。“只用最基本的原料,油、盐、酱、醋、豆瓣酱、番茄酱等。”原味品质,本就是传统湘菜的一大特色。现在重新搞起,说明传统湘菜和竹简一样,风光再现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