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质量的视角反思月饼邮寄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9:43  半岛网

  文/吴睿鸫

  

  每年中秋节来临之间,邮政部门都要提醒公众不同国家的月饼邮寄禁忌,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对我国实行限制国家猛增到24个。笔者觉得,对于月饼邮寄受阻,我们不该一味地指责国外行为,更应该站在质量的视角,进行反思。

  倘若我们稍微分析一下,一些国家对中国月饼出口设限,无不剑指“质量”二字。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规定进口月饼馅料中不能含有蛋黄,澳大利亚还规定月饼馅料也不得含有肉类;欧盟对含有干果类的月饼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求远高于中国标准要求;日本对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等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法国、德国、泰国、瑞典、哥伦比亚、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等国家明确规定禁止收寄中国月饼。

  实际上,月饼质量是长期困扰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国家早就对月饼质量,规定了严厉的规定。月饼的质量指标中,除了卫生指标,还包括感观指标、重量指标、含水量指标等。新《食品安全法》也要求月饼包装上都详细标注了所有成分、加工方式等,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可是,月饼质量问题仍走不出巨大安全隐患的魔咒,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南京的冠生元事件,到生产月饼黑窝点,再到如今“山寨版”月饼。

  现在,别说老外对中国的月饼不敢贸然下嘴,就连国内消费者也对吃月饼心有余悸,胆战心惊。现实也充分证实这点,譬如,最近,中国商联会通过对网上销售的月饼产品抽样调查发现,40%的月饼产品在食品安全指标上有问题,甚至连一些假冒、“三无”月饼也在网络上疯狂销售,最严重的有害指标超标达1000倍。不仅如此,从“毒奶粉”到“地沟油”,再到最近的南京“小龙虾致病事件”,一系列食品安全质量事件的发生,让公众的脆弱神经不堪重负。

  因此,笔者觉得,不妨以月饼出口受阻为契机,对全国范围内的月饼质量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一方面,质监部门要对月饼的包装、标识、食品质量、添加剂等,进行全程监控和监督。与此同时,国家工商部门要对生产月饼企业进行抽查,抽查样本既要适当扩大,也要抽大不放小,对大型企业要抽查,对小生产企业,也要进行严格检查;此外,要对违规企业进行重罚。按照《食品安全法》,对以次充好,质量没有保障等生产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对网上销售月饼行为,职能部门也要尽早出台措施,以填补管理上的真空。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孟祥龙]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