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潍坊的创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0:03  半岛网

  文/刘同贵

  

  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师评职称怎么个评法呢?一言以蔽之,评职称就是评材料。老师想获得职称晋级,就要准备一大堆论文、荣誉证书、工作经历等各种材料,教育局和人事局作为评审部门组织评委,评职称“只见材料不见人”,于是乎弄虚作假、托关系、暗箱操作等种种怪现象不一而足、司空见惯。以致有的地方在教师职称评定中闹出这样的笑话:有的老师把和他重名的一位教育专家的论文当成自己的论文评职称,赶巧这位专家应邀担任评委,假李鬼遇到了真李逵,这才没有蒙混过关。

  小学教师能够评上正高级职称,并不是潍坊的创造,而是国家制定的改革目标。但潍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改变了评职称的流程,具体评审不再由远离教学一线的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直接评,而是将权力大胆下放,让真正熟悉老师的学校教职工评,自主权被还给了学校和老师,职称评定的激励机制也就发挥出来了。政府部门对教师职称,由过去的“评”变成了今天的“审”,“评”“审”转换的过程,说到底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这是潍坊在教师职称改革试点中的一大创造。正是这样的创造,保证了这次改革的成功。

  按照法学的基本理论,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前提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潍坊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超出了评职称,也超出了教育界!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孟祥龙]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