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家大派汇聚“珠江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4: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辉,通讯员胡延滨、李雪,实习生黄铨报道:扶阳学派、岭南罗氏妇科、新安医学、海派医学……这些您以前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中医学术流派于近日齐聚广东,把他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观点和见解自由抒发,汇聚到国家中医药发展“珠江论坛”。

  昨日,首届“珠江论坛”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联合主办,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承办的关于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国家级学术研讨会议。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协主席卢钟鹤,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与会的还有国医大师张学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中医药领域及相关学科的专家。

  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中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变出了多少个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现状如何?挖掘现代中医各学术流派对中医理论创新和临床诊疗具有什么积极意义?记者看到各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专家在会上抛出了许多精彩的发言。

  据悉,在中医学不同发展时期,涌现了大批著名的医家,他们在学术上各领风骚,在诊疗中独树一帜,由于他们所处地域不同,认识事物的途径、方法和结果不相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具有代表性的如伤寒学派、攻邪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新安医派、海派中医、岭南学派等。长期以来,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各学术流派间的争鸣与渗透,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同时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及文化特色。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