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再创新高加息传言重出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4: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刘薇

  关于是否加息的“硝烟”再起。

  3.5%,这是国家统计局上周六公布的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创下了22个月来的新高。这一原本应在9月13日公布的数据提前了两天出炉,令坊间疯传央行将在9月11日晚进行三年来的首次加息。不过,9月11日晚,央行并未有任何加息举动,令这一传言不攻自破。但一路走高的CPI数据、难以消除的通胀忧虑和全面反弹的楼市数据,都令加息“疑云”一时间无法消散。

  CPI首超三年期存款利率

  数据显示,我国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在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超过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由正转负。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3.5%的CPI不但超过了2.25%、2.79%的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且首次超过了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利率已连续7个月为负。

  连续的负利率不仅使居民存款实际缩水,还导致银行放贷冲动。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新增贷款总额达到了年度目标(7.5万亿元)的69%,剩下的额度还有2.32万亿元,今年余下月份平均每月有5000亿元投放额度,尽管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但银行的放贷动力仍然很强劲。

  周小川暗示加息?

  宽松的信贷政策令企业贷款成本偏低,不仅使经济存在过热风险,还令资产价格大幅飙升,房地产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仅比上月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这样的数字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楼市调控并未使房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政府或将抛出楼市调控的重磅炸弹,其中就可能包含价格型调控工具———“加息”。

  管理层的态度,也让加息的猜测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9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如果降至零利率,商业银行的储蓄成本为零,导致银行没有发放贷款的压力。可适当管理利差,提高银行积极性。周小川此话一出,就被解读为加息的暗示。而更早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曾公开表示,真实利率如果长期为负,对经济发展没有好处,央行将努力使实际利率水平大体为正。而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在8天内两提房地产调控、抑制投机炒作,市场人士认为这表明了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坚定决心,在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调控收紧政策。

  央行左右为难

  种种迹象似乎都剑指“加息”,但央行却迟迟未动,又是为何?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原因在于加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经济回暖复苏的关键时刻。

  中国自今年2月CPI涨至2.7%后,就开始进入负利率时期,从年初起,关于加息的争论就不绝于耳,但管理层并未使用利率这一调控工具,而是取而代之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数量型调控工具。对此,专家分析指出,之所以有“加”与“不加”的选择题,正是当前宏观调控诸多两难的具体体现。

  譬如加息虽能缓解通胀压力、减小负利率,但贷款利率也会上升,将加大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负担;高利差虽然能为银行放贷带来积极性,但却有可能引发投放失度、结构失调等问题。因此,尽管当前存在着加息的现实需求,但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才能出手。

  未来加息或是“非对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在经济未能完全复苏之际,贷款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此外,考虑到提高存款利率将显著压缩银行利润,减少税收,因此决策者对此顾虑重重。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非对称加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认为,未来的加息应是一次非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调高,贷款利率不动。同时存款利率调高幅度不会太大,约为27个基点。他认为非对称加息可以缓解负利率和通胀压力,又不至于加大企业贷款负担,至于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从上半年年报来看,银行利润相当不错,有能力消化小幅非对称加息。

  短期加息可能不大

  既然加息有如此多的考虑,那么对于时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多位分析人士倾向于短期内无加息必要。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我国没有十分明显的通胀压力,物价上涨只是气候原因造成的,因此目前没有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的必要。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当前“有加息压力,但无加息必要”,是否加息应取决于经济状况是否过热,而目前经济实际上已从过热回归到正常化。不过他也强调,不排除央行采取结构性的措施来应对通胀,比如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存款利率适当上浮等,以达到结构性调控的目的。

  2010年前8月CPI数据

  月份 同比上涨数据

  1月 1.5%

  2月 2.7%

  3月 2.4%

  4月 2.8%

  5月 3.1%

  6月 2.9%

  上半年 2.6%

  7月 3.3%

  8月 3.5%

  8月新增信贷不降反升

  银监会要求按旬上报信贷数据

  羊城晚报讯记者刘薇报道:央行日前公布的8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52亿元,同比多增1348亿元,不仅超出市场此前“低于5000亿元”的预期,同时也相对7月的5328亿元不降反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说明信贷需求在8月有所上升,一是商品销售增长比较明显,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增加;二是中长期贷款比上月增加,反映实体经济贷款需求有所上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考虑到8月银信合作被叫停的影响,该月实际新增贷款应比7月略少一些。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占全年7.5万亿新增贷款目标的60%以上。银行人士表示,增速符合央行3∶3∶2∶2的放贷节奏,预计下半年信贷增速较为平缓。不过,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从多家中小银行了解到,由于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下半年信贷额度仍然偏紧。据悉,为控制贷款风险,把控放贷节奏,银监会已要求各银行按旬上报信贷数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