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蛰伏八年生出“亲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4: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莉 戚耀琪

  传祺。

  仅仅是名字,已让广汽的“厚望”跃然纸上———传奇,就连《传奇》的原唱李健也被请到现场,用优美的嗓音为广汽这第一款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下线营造出传奇的氛围。

  那天,广州番禺正下着小雨,可是汽车行业的英豪以及媒体全到了。“贵人出门招风雨!”广汽董事长张房有喜形于色。自主战略启动三年,这一刻,广汽揭开了其“传奇”的一面———

  不差钱!蛰伏8年借壳上市

  至今仍有人说5年,有人说8年。为何出现两组不一样的数字?皆因广汽的上市之路走得坎坷崎岖。

  从2002年9月宣布整体上市开始,行业的目光全聚焦于这个广东省史上最大的上市工程。大家都知道,为了整体上市,广汽集团已经从1997年便开始进行战略性重组。总经理曾庆洪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均保持一致的语调:“只有上市了,整个企业的体制才会有根本的变化,广汽不再是广州的企业而真正成为公众的企业、国际化的企业,这样企业战略才会更加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可是“非上市不可”的广汽仅仅努力了3年多,突然在2006年宣布上市计划无限期搁置———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仅语焉不详地解释了一句:“广汽上市的最佳时机未到。”让人更摸不着头脑的是,广汽整体上市计划进入“雪藏期”一年,又打开了突破口:2007年,广汽透露重启上市计划,并且首次明确了“A+H”的庞大上市计划。

  显然,2007年异常活跃的资本市场对当时的广汽来说,俨然一块即将到嘴的肥肉,如能准时上市当属最佳时机。只不过,广汽行动稍慢了一步,还没把握良机,昙花已谢。2008年的金融危机横扫股坛,从纳斯达克到香港到国内A股无一幸免。广汽整体上市计划二度搁置。

  直至2009年A股重启新股发行后,广汽再度筹备过会,摩拳擦掌备战上市。岂料,又飞来一“横祸”———我国会计准则发生变革,广汽旗下主要资产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合资企业50%股权,只能被计作合并报表之外的投资收益,已经不能满足IPO要求———换言之,广汽梦断IPO。

  条条大路通上市。为了绕过IPO,广汽的选择是———介绍形式上市。“广汽欲通过罕见的介绍形式上市,避开IPO繁琐的申请程序来达到上市目的。但这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将很难获得香港联交所的认可。”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曾对媒体表示,而且广汽集团盘子太大,骏威汽车的壳太小,根本无法承载,也不匹配。据广汽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骏威汽车4月20日发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骏威汽车在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仅为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1%。而广汽集团去年全年实现汽车销量60.66万辆,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

  尽管大家不甚看好,广汽毅然选择了借壳:今年1月19日,广汽与骏威正式递交了新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形式使其H股在港股上市,并以新发行的股份作为对价全面收购香港骏威汽车。业内人士都很熟悉,1993年已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骏威,也是广汽集团旗下一个附属子公司。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骏威及其子公司、共同控制实体及联营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汽车制造、装配以及汽车设备和零部件的制造和贸易等综合性业务。其中,骏威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间接拥有广汽本田50%的股权;7月16日广汽和骏威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于当日举行的法院会议及骏威股东特别大会上股东通过广汽集团就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骏威的决议,占98.95%的骏威股份投票赞成,同时于骏威股东特别大会上获99.46%的支持。8月24日私有化方案通过香港高等法院审批,8月25日按照计划撤销骏威汽车上市地位,广汽由此完成了介绍形式整体上市所有手续……

  2010年8月30日。广汽终于如愿以偿,8月30日,广汽H股正式挂牌买卖,由此成为港交所第一家经由换股方式介绍上市的公司。

  正如一出跌宕起伏的“狗血连续剧”,从2002年开播至今已超过8年。只不过,广汽的成功无法复制:哪还有一个企业能花上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此曲折上市?当然,也没有一个企业上市的决心能庞大到“不融资也要上市”。

  立品牌!十年努力为生“亲子”

  广汽的自主品牌什么时候推出呢?

  这个问题跟上市一样,是常年围绕着曾庆洪的问题。近十年来,广汽虽与本田、丰田、日野等国外品牌成功合作,打造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国内一流合资企业。但是,自主研发一直未显山露水。

  在这个问题上,曾庆洪是尴尬的。广汽在国内汽车的排名一直处于“四小”之一,和一汽、上汽、东风这些老大哥相比,广汽整体实力和规模仍然有限。而从市场形势来看,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占国内轿车市场总量的40%,是中国最大的轿车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华南市场,广汽如果连自己的品牌都没有,而只会制造挂着国外标识的车型,广汽的业内地位是无从谈起的。

  为什么要生“亲生子”?说实在的,跟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汽车在中国似乎没有那么风光,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做自主品牌,成功的其实不多,甚至还不如一些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市场上呈现合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打拼的格局。虽然说自主品牌因为不需要向外方缴纳技术提成费,所以在价格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低价之下,最容易令人质疑的就是质量标准。

  显然,自主品牌是一把双刃剑。而广汽的选择,还是:上!2008年7月,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位于番禺区金山大道东路广汽番禺基地,占地118万平方米。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规划首期年产整车10万辆、发动机10万台规模,二期可不停产扩能至年产整车20万辆、发动机25万台的规模。

  广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松说,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自主设计和集成生产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这座具备国际水平的汽车工厂,并把项目总投资控制在30亿元以内,比预算减少近10亿元!

  生产线有了,车呢?三年来,广汽的概念车频频出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车展上,究竟什么才是最后的车型,广汽一直秘而不宣。直至今年的北京车展,才掀开面纱———正式发布了LOGO。

  目前,广汽乘用车首期工程已完成建设,首款车“传祺”已达到量产状态。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广汽500辆传祺作为指定礼宾接待用车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提供服务。它将于年底前投放市场,全国50家精心挑选的4S店将承担起一炮打响传祺的重任。

  “这是我们的儿子,今天它诞生了。”在下线仪式上,广汽总经理曾庆洪毫不掩饰对传祺的怜爱之情。

  作为一辆自由品牌的车,传祺已经以“传奇”般光环吸足眼球,至于它的将来,熟悉汽车行业的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为它加油:“下线只是第一步,经过市场检验成功了才是真正的成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