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陕西洛川出土汉代骨质牙筹 揭晓古人酒令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17:2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9月13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13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洛川县博物馆近日对当地多处汉代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在编号为M1号的墓葬中发现9件骨质牙筹,较为罕见。据文物专家分析,此类骨质牙筹可能是古人在行酒令时用的道具或者是一种计算工具。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因洛河流经而得名。汉代墓葬坐落于洛川苹果工业园区建设工地,该M1号墓葬座北面南,用长方形灰砖和母子砖砌成,离地面高约3米;券顶式,墓室长4米、宽1.1米、高1.4米。出土器物除灰陶罐、灰陶壶、陶仓、陶灶等器物之外,最为珍贵的是9件骨质牙筹,长10.2厘米、粗0.3厘米。

  据了解,骨质牙筹是古人在地面或盘子里反复摆弄,通过移动来进行计算,用以计数的工具。据《辞海》文献记载,牙筹:象牙和兽骨制的计算工具。《晋书·王戎传》:“性好兴利…每月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亦专指酒筹。元稹《何满子歌》:“何如有熊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盏。”亦指古代报更计时的筹。

  据文物专家分析,此类骨质牙筹可能是古人在行酒令时用的道具或者是一种计算工具。该骨质牙筹在陕北地区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当地丧葬习俗及其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