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报告显示湖南失地农民中仅四成满意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21:46  红网

  相关链接: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

  红网长沙9月13日讯(记者 谢伦丁 实习生 宋圣)湖南益阳城南的高新区,其开发征收地段的农民,曾以种植油茶、甘蔗、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为生,年收入最高可达7万元。

  开发征用土地后,部分农户迁到城镇住进楼房,电费、水费、物业费等刚性支出随即增加,生活消费成本明显提高。

  这只是一个缩影。

  今年5月4日至6月30日,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抽取长沙、益阳等5市33区县1460户城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就22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成失地农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按照《湖南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湖南将力争城镇化率从2005年底的37%,提高到2010年的45%左右。

   农民获补偿够维持生活3~4年

  

  根据调查结果,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今天在该局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走访了长沙、益阳、郴州、永州、怀化5个市33个区县。

  1460户接受调查的农村住户,共失地3056.2亩,户均失地2.1亩,其中有接近三成农民已失地8年以上。

  失地后,78.7%的家庭获得了政府的货币补偿,13.3%的家庭获得政府提供的住房,6.5%的家庭获得以地换地的补偿,仅有1.5%的家庭没有获得补偿。

  不过,《报告》认为,“征地补偿的形式单一,且补偿标准偏低”。调查显示,征地后平均每户获得补偿76271.4元,“远低于土地使用权转移后的土地增值部分,被调查农民普遍反映补偿标准低于目前的市场价位,低于一个城镇居民正常的城市生活开支和保障。”

  《报告》分析,在目前物价水平下,户均76271.4元的补偿费仅可以维持农民家庭一般日常生活开支3~4年,不能对失地农民形成长久的保障机制,没有固定工作的失地农民普遍出现了坐吃山空的困境。

   超过三成农民在失地后收入减少

  

  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在调查中了解到,被征地农民获得补偿过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失地农民的民主权益缺失”:在征地程序上,农民作为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土地征用的认定,到补偿费的确定、分配和劳动力的安置等,都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说了算,农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征地的谈判协商。

  调查显示,42.8%的被调查农户认为政府的征地制度不完善或者很不完善,有24.8%的农户与当地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发生过利益上的冲突,还有部分农民对补偿不满而“引发上访现象”。

  而从失去后的生存状况来看,《报告》显示,失地农民收入水平较失地前有所下降。1460户接受调查的农民中,收入减少的最多,有540户,占37%。501户收入增加,占34.3%。另外还有419户收入没有太多的变化。

  《报告》分析,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前主要是种植和养殖收入,总体不高,但相对较稳定。他们中很多人除了从事农业生产,缺少其他技能,一旦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就会直接导致收入骤减,生活陷入困难。

   七成农民反映没接受过职业培训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亦支持以上分析。

  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了解到,接受调查的农民中,有三成在失地后完全无业,赋闲在家。由于失地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缺乏竞争力。以“您认为失地会带来以下那些后果”这一问题为例,有888位选择了就业困难,占被访人员的60.8%。

  72.1%的农民反映,失地后政府并没有进行过相关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且再就业的失地农民中,只有10.1%是通过政府(社区)安排介绍获得工作。

  主要是个体经营和运输业为主,分别占17.0%和10.0%。另一部分则在工地打些小工赚点生活费,“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最大,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调查显示,仅34.9%的就业人员对目前所从事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当然,《报告》也分析,一部分农民保持了特有的散漫性,难以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往往在企业干不长时间就会辞职。调查中有人反映“与其每天按时上下班,拿那几百块钱,还不如呆在家里收收房租过日子,又轻闲又自由”。

   建议:政府让利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目前,湖南正处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时期,《湖南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显示,200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7%,而规划目标设定是: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达到3000万左右。

  从“十五”期间情况来看,湖南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45个百分点,5年共转移农村人口476万。“十一五”期间,新增的城镇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在城镇化进程中,数量庞大的农民失地进城,如何解决他们生存生活的后续问题,《报告》也提出了五点对策。

  分别是:一是规范征地操作流程。征用土地不能随意性,实施征地整个过程的公开化。二是改革征地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坚持市场化方向,或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适当降低税、费,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三是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四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稿源:红网 作者:谢伦丁 宋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