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 放生鱼类要放本土品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1:57  新京报

  ■ 追访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殷守仁介绍,草鱼、鲫鱼、鲤鱼,这几种鱼,后海里都有,死的不一定就是放生的鱼。如果是大批的死,可能是水质出问题,如是零星的,也可能是得病。

  鱼类放生,季节很重要,一般是在春季或晚秋,如4月底到5月中,这时气温、水温都不高,放生的成活率比较高。现在这个季节放生,鱼一般都活不了,因为气压、水温都高。

  一般来说,鱼搬家,两个地方的水温相差在1-2℃较适宜,如水温相差太多,鱼的成活率就低。比如目前后海水温在30℃左右,如从市场上买鱼,水温一般不到20℃,再放进后海,就给“烫”死了。

  要提高放生的成活率,还需注意两点,一是放生前,最好将鱼饿两天,空腹有利于运输,因运输时鱼会产生排泄物,影响水质。二是运输时最好给鱼供氧。鱼所需要的氧气,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如用塑料袋,敞口没用。如不能供氧,运输二三十分钟还凑合,时间再长,水里的氧气就不够了,鱼会很难受。

  往水域里放生鱼类,一定要注意,要放本土的原始品种,不能放这里没有的外来品种,否则很容易导致外来生物入侵。比如这里有草鱼,你可以放草鱼,如果这里从来没有草鱼,就不能放草鱼进去。此外,放生的鱼不要太大,最好是买些鱼苗、小鱼。

  本报记者 林文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