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又见“宝马”肇事,说些题外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2:35  红网

  在交通事故中,能引起舆论强烈关注的大多是高档车。是不是因为车的高档才引起注目不得而知,但越是高档车出的车祸越离奇、越惨重是不争的事实。7日上午,在江苏新沂市青年路良辰花苑小区,三岁半男童乐乐(化名)正在小区内玩耍,一辆宝马X6突然倒车撞倒他,车左后轮从乐乐上半身碾过。令人惊愕的是,宝马车紧接着又反复三次碾轧乐乐,导致其惨死。(9月13日《扬子晚报》)

  车祸本不应该成为大新闻,除非情节恶劣,伤亡惨重,才会引起人们的愤怒和谴责。这起发生在良辰花苑小区的车祸,竟然把一名三岁半的孩子撞到后,又反复三次碾轧,导致其惨死,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知是不是凑巧,肇事车辆又是“宝马”。这足以构成群情激奋、愤怒谴责的情节,对肇事者必然已经形成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呼声。

  我无法预测这起恶性车祸的最终处理结果,在我看来,肇事者会不会偿命取决于最终的司法认定。但也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根据车祸具体情节,有理由认可遇难孩子父亲的推断,肇事者是抱着“碾伤不如碾死的想法”,所以“宝马司机这是在故意杀人”;二是宝马司机惊慌失措、处置错误,酿成惨祸。虽然后一条似乎难以与具体情节吻合,但在撇开了感情因素的法律面前,假如否定了第一条,后者就是唯一的解释了。

  我是基于还不至于把开“宝马”的有钱人想的那么坏的心态上议论这件事的。但现实中有钱人的骄横、自私、冷漠是司空见惯的。因为有钱,就有了身价,产生了对社会其他群体的轻慢,同时也放松了自身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许多有钱人的财富来源和这个社会一贯提倡的劳动致富大相径庭,是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产物。许多招摇过市的有钱人,不是有权有势,就是附炎趋势,所以,社会上对有钱人从羡慕、妒忌发展到了仇恨。所以,没有理由指责这种仇富情绪在现实中蔓延,实在是许多富人的形象过于不济,也因他们的财富来源让人憎恶。

  文章标题明确了“说些题外话”,本文的观点不是特指这起车祸的当事人,但与这起“宝马”车祸再次引发对有钱人的议论,应该是有广义的联系的。在我国的生活现实中,私家车还是一种生活质量的标志,名车更是身份的象征,实际上有许多是脱离了车辆的用途和属性的,更多的则是出于“炫富”心理。然而,正是这种“炫富”的浅薄和虚荣,才证明了一个不需要真智慧获得财富的社会,造就的暴发户在文化底蕴和物质财富上的反差,表现出为富不仁和自私缺德。这次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来中国,向中国的超级富豪游说给予的艺术,虽广撒英雄帖,但主动响应者寥寥,大多数富豪怕强迫捐款而退避三舍,三缄其口。这就充分证明了,财富可以让人绮阁金门,锦衣玉食,但对本来残缺的思想道德是没有修复和弥补作用的。这当然还和致富方式和途径不无关系——否则,那些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的富豪是哪里来的呢?

  由此可以想象,在非常的致富环境下产生的暴发户中,不乏自私冷漠、损人利已的角色。从见诸于媒体的多起恶性交通事故中,高档车和有钱有地位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车辆越高档出的车祸越大,是一个怪异的现象,因为高档车不仅是外表豪华,更重要的是安全性能高,所以除了驾车者的恣意妄为、无所顾忌外,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故此,高档车出车祸给人先入为主的质疑是必然的。而良辰花苑小区的这起“宝马”车祸,是“把一名三岁半的孩子撞到后,又反复三次碾轧,导致其惨死”,不管是故意还是失控,都将激发起人们对某些狂妄自大、漠视生命的有钱人的愤怒,成为贫富二个不同社会阶层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对此案件的处理结果,只能拭目以待。

稿源:红网 作者:知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