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接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4: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大接访
大接访
大接访
由于分隔成23个房间,长兴大厦二楼非常阴暗。

  越秀区:

  30天内

  件件有回复

  本报讯 (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汪浩)昨日,广州市越秀区政府部门在英雄广场举行居民投诉大接访活动,越秀区委书记武延军、代区长杨雁文等区领导带领17个职能部门、22条街一把手全部出动,聆听百姓呼声。同时,辖区内22条街道还在自己辖区摆摊接访。据统计,全天共接访239人次,各单位现场解决案件148宗。有关部门承诺一个月内件件将有回复。

  住在六榕街的陈女士说,“我们是低保户家庭,自己患有癌症,要经常做化疗,儿子今年25岁也患有气胸病,因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母子俩生活艰难”,她们希望向区委书记求助。随后,武延军叫来越秀区民政局局长及六榕街有关负责人,让他们给陈女士量身定做一个救助方案。

  荔湾区:

  帮贫困学子

  筹钱上大学

  本报讯(记者林洪浩 通讯员周荣嘉)刚上任的荔湾区区委书记周亚伟昨日在区委信访室开展其上任后的首次群众接访。来自荔湾区多宝街的马夏仪反映,母亲身患癌症,治疗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如今妹妹考上了大学,但却交不起学费,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资助。

  周亚伟了解情况后,立即交代同来接访的区民政局负责人要落实此事。据该负责人表示,广州市低保家庭应届学生通过高考被全日制本科院校录取的,可获市福利彩票中心5000元的资助。目前马敏仪已获此项资助。“这样还是不够的,回头你们民政部门与当地街道想办法,发动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进行资助,让孩子安心上学。”周亚伟说。

  房管局

  名粤广场下月解决办证难

  房管局将建网上信访、视频信访、手机信访系统

  文/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穗房宣

  昨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住房保障办主任李俊夫履新后首度现场接访。在他的亲自过问下,一些楼盘和住宅、商铺的小业主反映房产证“办证难”的问题,有望尽快得到解决。下一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将建设网上信访、视频信访和手机信访系统。

  粤港大厦铺主11月有望领证

  市民周先生是广州大道南名粤广场的住宅业主,1995年10月14日,他和其他过户业主一起按房屋销售的有关手续,与广东省联谊实业发展总公司签订了房地产预售契约,大家都缴清了购房款。可是后来,开发商不知所终,楼盘成为了烂尾楼。而开发商当年曾委托测绘所测绘楼宇,后来不知何故取消,业主们至今没有领到测绘报告书,也未领取房产证。听到周先生反映的情况后,李俊夫马上指示交易登记部门尽快受理其申请,在下月15日前发房产证给周先生等符合条件的业主。

  82岁的粤港大厦商铺业主黄伯反映的情况也有代表性。10多年前他买下位于龟岗这一楼盘的商铺时,总价30多万元,有房管局认可的销售合同,但后来发现规划局原来是把大厦地下的商铺规划为停车场,因为与规划不符,他至今无法领到产权证。

  李俊夫详细了解情况后就表示,黄伯面对的问题是过去政府部门的不协调造成的,争取在11月底前解决其实际困难。

  将加强窗口职工培训

  “法院的判决书都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我再去法院盖个章?”市民唐先生反映,自己1998年在海珠区买下了同一个开发商的两套房,当时约定1999年入住时再交纳3万多元尾款。但直到2000年,开发商才真正交楼,最后法院判决开发商要赔偿唐先生6万元,同时唐先生不用再补交尾款。正因如此,唐先生一直没有领到完整的购房收据,到交易登记中心办理房产证时,经办人员则要求他再去法院盖章以兹证明。

  “法院判决书都出来了,不应该再要你去盖章。”李俊夫听后表示,这说明市国土房管局个别一线经办业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他立即指示该局相关负责人,尽快制定一个计划,对包括窗口岗位职工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大面积培训,提高政策水平。

  下月初定永安横回迁方案

  原住在东濠涌旁永安横地块的杜先生等几位市民反映,该地块1995年底拆迁,至今只建起一个地下停车场,90户街坊不但回迁无望,而且从2005年开始,开发商还停止发放临迁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又因为这个公司没有财产而无法执行。“现在我们到处租屋住,有十多户人还不得不直接在地下停车场搭棚。”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用地处的负责人就表示,该地块之所以烂尾,主要是由于规划进行了调整,可允许的建筑面积大幅减少,开发商不愿意继续建设造成的。

  “那也要尽快协调处理,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李俊夫要求该局相关处室,邀请规划局对口单位,共同研究解决这约90户市民的回迁难题。在下月15日前拿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中旅商业城铺主有望拿证

  又讯 (记者倪明)12年前,原想买个“一铺养三代”的靓铺,哪料买下的铺位拿不到房产证,连收租都难。昨日,上访的中旅商业城小商铺业主终于吃到“定心丸”,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表示,将在两周内与房管局开会协调,给符合规划的商铺办证。

  规划局:

  商厦建“房中房”要报批

  修改结构变更性质均须申领工程规划许可证

  本报讯 (记者倪明摄影报道)“业主把大厅隔成23间房,食堂变旅舍,算不算违建?”昨日,来上访的长兴大厦业主王女士的一番话,让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也承认,法规确实有不完善的地方。2004年后,规划部门取消审批经营性建筑室内装修的报建方案,去年以来,广州严厉整治的“房中房”仅指住宅,不包括商业建筑,有商厦乘机以装修之名,将大房隔成多个小房、加建阁楼、加建楼梯。昨日,规划局、建委接访中“不约而同”出现的类似案例,让商厦“房中房”问题浮出水面。

  大厅隔成23间房

  房间都有洗手间

  昨日上午,长兴大厦业主代表们向市规划局反映,大厦一至四楼业主将一楼的商场改为饭店,并将大厦二至四层原规划为快餐和食堂的无间隔大厅,改造为60间客房,加建60多个洗手间;一层东部原有3间公用电房被非法占用,原电房中的高压电箱、电缆被移至业主公用过道。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长兴大厦,只见一楼是“客之都”饭店,东南面一楼柱子上贴着招租广告,灯箱招牌的骨架已经架好。从加建的楼梯上到二楼,记者看到,由于缺乏足够的光线,整个二层都被笼罩在沉沉的阴暗当中。从楼梯口出来,走到狭长的过道上更是“别有洞天”。记者数了数,400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了23间房,这些房间大小不一,有的房间是20多平方米的套间,有的房间只有7~8平方米大,连窗户都没有,房间都有洗手间,且房间均完成了简单的装修,铺设了地砖,正在装设空调。除了二层,三、四层也是如此。

  改建、扩建、加建

  30万元以上都要申报

  商业建筑搞装修,建“房中房”,难道无人管?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听完长兴大厦业主投诉后当场拍板:“法规处本周内派人去现场核实,假如确是违建,会督促城管执法拆违”。他坦承,“法规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免除行政许可也要分清楚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装修,什么程度的装修还是需要审批的”。

  穗规(2004)767号文明确:经营性建筑的装修工程需要修改立面、结构设计和变更使用性质、功能布局的,仍须报规划部门申领改建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否则就是违建。在规划部门审批前需要向大厦全体业主作出批前公示。

  “目前,一些商场、商户增加间隔,或利用层高加建阁楼很普遍”,市建委主任侯永铨昨日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只要是面积300平方米或者造价30万元以上的改建、扩建、加建工程,都要向建设部门申办施工许可证,否则就是无证施工。

  那么,商厦加建电梯算不算装修?“加建电梯是扩加改工程,不算装修”,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李绍权认为,“如果商厦内部加装电梯,不需要报批,但涉及结构、消防安全,就要报相关部门审批,如果影响到相邻业主的利益,应该由规划局牵头举办听证会”。

  有律师建议,若大厦的改建属违章,大厦业主、住宅楼住户可向规划部门或者城管部门投诉,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查证并拆毁违建。

  建委:

  立刻加固

  龙潭村危房

  本报讯(记者倪明 见习记者郭晓昊)昨日,龙潭村村民反映排水沟挖坏屋基,市建委主任侯永铨当场拍板,要求区建设部门为村房加固危房。

  昨日上午,海珠区龙潭村村民马女士和几位街坊向侯永铨反映,去年12月,茂名电白建筑总公司按照市政工程要求在龙潭村开挖排水沟渠工程,导致她家房屋基础受到严重破坏。9个月过去了,她家和邻居家的房屋(同一相连基础)不断开裂、倾斜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维护,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侯永铨随即拨通海珠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电话:“请海珠区建设区的同志立即派人处理,无论鉴定书何时出来,先做好村民住宅加固排险。”

  城管:

  半天只有

  5宗投诉

  本报讯 (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穗城管)昨日,广州市城管委、市城管执法局举行联合接访却“门庭冷落”,整个上午只接到了5宗投诉,其中4宗是关于违建的投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