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区室内停 车方案1:升价100元 方案2:升价200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4: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小区室内停车方案1:升价100元
小区室内停车方案1:升价100元
小区室内停车方案1:升价100元
小区室内停车方案1:升价100元
路内停车将涨价。记者龙成通摄

  禅城区停车费听证两套候选方案昨日出台

  本报讯 (记者钟敏)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昨天发布了禅城区机动车停车费的听证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停车场,分别出具两套听证方案。除了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其中一个听证方案价格有所降价外,其他方案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路内停车费的变革最突出,白天停车基本由现行的按次收费改为按时收费,首个小时3元,超过1小时后按每半小时按2元或2.5元收费,每车每天每次停车收费以38元封顶。

  根据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昨天发布的公告,听证会将于9月28日在禅城区的佳宁娜大酒店举行,由消费者、经营者、区人大代表、专家和学者等组成的20位听证代表将出席会议。

  趋势:

  方案基本都在涨价

  记者对比禅城区现行的停车费收费标准发现,除了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其中一个听证方案价格有所降价外,其他方案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根据医院、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地停车场的听证方案1,在医院白天露天停车收费3元/次,过夜收费5元/次,均比现行方案便宜1元。

  不过,根据另一套方案,医院停车白天露天停车收费5元/次,过夜收费6元/次,白天收费比现行的4元/次还贵1元。

  路内停车

  白天按小时收费 晚上按次收费

  根据听证方案,路内停车费的变革最突出。目前禅城区路内停车按次收费,早上4元/次,过夜6元/次,白天月卡120元/月,过夜卡150元/月。而新方案,白天停车普遍采用按时收费,晚上则沿用按次收费方式,但价格由现行的6元每次提高至8元/次。

  路内停车的两套方案中,方案1将路段划分为A路段(繁华路段)与B路段(非繁华路段)差异化收费,而方案2则没有区分路段,白天全部按时收费,但价格比方案1的A路段更贵,超过1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2.5元。

  根据路内停车方案1,A路段按时收费,8:00~21:00首个小时3元,超过1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2元,而B路段则沿用按次收费,价格则从现行的4元/次提高到6元/次。21:00~8:00,A、B路段都采用按次收费。“A、B路段的划分标准,则沿用禅城区交通部门今年3月发布的《禅城中心区路内停车规划》(初稿)的规定去划分,华远东路、同济路等繁华路段都属于A路段。”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昨天解读,每车每天每次38元封顶。

  “对于需要将车辆长期停放在路边的市民,不妨选择月卡,”相关负责人昨天支招。

  记者比较发现,小车白天+过夜的月卡原来是270元/月,而新方案下,如果是方案1,A路段为450元/月,B路段为380元/月,而方案2则统一为450元/月,也就是说市民每月要多支出110元~180元。

  住宅小区

  室外停车涨价四成多

  目前,禅城区居民生活小区停车场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如固定停车收费标准为:室内250元/月、室外150元/月。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也坦承,禅城区现行的停车费标准核定已有5年,较难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新方案将更贴近市场实际,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经营主体投资停车场运营。

  根据新方案,居民住宅的室内停车方案1为350元/月,方案2为450元/月,如果是方案2的话,涨幅达四成多,居民每月要多掏200元。室外停车方案1、2的月收费标准分别为200元、220元,升幅同样达到四成多。

  商场酒店

  市场调节价转为政府指导最高限价

  目前,禅城许多商场、酒店都自有停车场并实施停车收费,但收费标准不一。如兴华商场停车免费,而对面的百花广场,停车则需交钱。根据新方案,商场、酒店、写字楼、娱乐场所的停车场收费将由市场调节价转变为政府指导价,亦即是最高限价,经营者的定价只能比这标准低。

  多个写字楼、商场的停车场经营者此前担心政府指导价比市场价更低,投资停车场回报低的矛盾更突出。记者比较方案发现,两套听证方案的价格普遍比禅城区多个写字楼的现行停车费要高。以季华五路的写字楼经华大厦立体停车库为例,目前月卡为400元/月,商场东建世纪广场的地下停车场也不过250元/月。对比新方案,可见政府指导价仍为经营者留足利润空间,方案1的室内月保价定为800元/月,方案2也达500元/月,与市价有200~400元的价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