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穿袍令1年 响应者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4: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穿袍令1年响应者寡

  深圳律师为何不爱穿袍?有律师反映职业荣誉感不强让从业者对律师袍不感冒

  文/记者王纳

  警察有警服,法官有法袍,医生有白大褂,这些职业都有自己的“制服标签”。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律师就是港剧中假发黑袍,肃穆而神圣的形象。然而在深圳,要给律师形象贴上职业标签却很难,因为大多律师对律师袍不感冒。

  去年8月,深圳律协规定,律师出庭须穿律师袍,否则将严肃查处。然而时隔1年,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律师穿袍出庭者寥寥,有律师形容,规定只是刮了一场“龙卷风”,过后便风平浪静。律师为何不爱律师袍?有律师坦言,“律师袍”不能引发职业自豪感,穿袍未能形成行业风气。

  调查:穿袍令成了“一阵风”

  去年7月15日,市律师协会发布《关于律师参加庭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从当年8月1日起,深圳市律师担任辩护人、代理人参加法庭审理的,必须穿着律师出庭服装(律师袍)并佩戴律师出庭徽章。如果发现有律师违反,律师协会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这一规定在当时的深圳律师界刮起一阵律师袍旋风,法院也配合律协行动,专门开辟了律师换衣间,以及租借律师袍的服务。

  在深圳从业多年的律师吴军(化名)1年前响应律协号召,专门花几百元买了套律师袍,而如今,这套袍子只是落寞地挂在办公室的衣架上。

  记者近日走访深圳中院的刑事庭和民事庭,发现在刑庭中穿律师袍的律师较多。以上周一早上为例,几名进入刑庭的律师都专门提着装有律师袍的袋子,是上庭时候披上的。而在民事法庭,穿律师袍出庭的律师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律师都是身着便装出庭。而在区级法院,穿袍情况更是罕见。

  “通知实施后的一个多月里,大家穿袍上庭还是比较积极的,后来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以前,该穿啥穿啥。”金卡深圳律师事务所的张兴彬律师说。

  律师论袍

  心态:情感上支持穿袍 行动上束之高阁

  吴军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律师袍时的情景,“当时打一个民事纠纷官司,穿上律师袍后感觉更严肃、神圣了,这种内心感觉难以言表。”在吴军看来,穿律师袍上庭会增加庄重感和使命感,也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服务。

  杨新发律师也认为,律师袍是司法礼仪、律师形象、职业使命的承载,穿律师袍出庭是对法律制度的敬畏,是对司法礼仪的尊重和虔诚,也是对律师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采访中,大多数律师表示支持师袍出庭。

  支持归支持,但现实中律师袍似乎的确遭遇了“冷落”。几个月的新鲜感过后,吴军没有坚持穿律师袍出庭,律师袍绝大多数时候被“冷落”在家中衣柜。张兴彬则把律师袍挂在办公室当成一种摆设,时不时整理一番。

  吴军告诉记者,之所以“冷落”律师袍,是因为觉得出庭穿袍的行业风气并没有形成,“有时候穿着律师袍去了,发现一起开庭的律师没有穿,就觉得自己挺别扭的,没这个氛围,穿袍的意识也就比较淡薄了。”

  “而且本来就要带很多案件材料,再提着很重的律师袍也不方便。”杨新发说。同时,虽然律协规定不穿袍要“严肃处理”,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的细则,出庭规则也没要求律师必须穿袍出庭,所以“完全让律师自律穿袍并不现实。”

  探因:根源在职业荣誉感不强?

  “制度保证、不方便等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从内部来讲,还是律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不够强烈。”陈伟律师说。据他观察,如今坚持穿律师袍出庭的人大抵有两种,“一种是业务做得很好,对行业有很强认同感、荣誉感;另一种是刚执业不久,对行业有较高期望的新律师,基于这种心理而穿袍出庭的起码有七成。”

  李智强律师则分析说,如今的律师地位不容乐观,为人维权,自己的权利却经常遭到侵害,“穿不穿律师袍对于其地位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流于形式。如果律师地位提高了,能够享受到比如进法庭免安检,会见、阅卷、调查取证不再层层阻碍时,我想肯定很多律师会自愿穿上律师袍。”

  此外,李智强还认为,欧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不同,欧美法系律师站在法庭中间辩护,有“演”的成分,所以他们很注重穿着形象,而大陆法系中,律师一般都是坐在律师席辩护,所以形象感并不强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