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实践的大邑答卷

  “基层工作太难了,特别是灾区的基层干部太难了。”灾区的基层干部比别人面临了更多的难题以及压力,甚至是困惑。在地震之后,大邑县刚刚履新不到半年的县委书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质疑接踵而来:没有对口援建,没有援助资金,大邑县,这个面临诸多困难的重灾区,就像断线的风筝,将要飘向何处?

  两年多过去了,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大邑县。不仅经济发展追赶跨越、而且社会事业重建快速推进;不仅基础设施重建成效明显,而且灾后产业快速恢复发展……归根到底,这仍旧是一个思路的问题,用对招法,全力而为,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吸收经济市场化的养分

  用市场和资源换资金

  钱的问题,从未淡出我们的视线。

  任何一场大手笔的改革,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建设,都必须面对这个难题。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的重重困难中,钱的问题,更成为了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

  地震重创,大邑县的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而灾后重建涉及的498个项目,总投资80.73亿元。这样的数据,对于2年前大邑县的干部而言——触目惊心,特别是大邑县经济底子本就薄弱,且它和其他极重灾区所不同的是,唯一未被纳入国务院对口援建,直接得到的“外援”较少。

  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这岂是一句轻谈。

  这样的困窘,摆在了刚刚履新半年的大邑县委书记符礼建和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面前。抉择、思量、挣扎、破题,最终,大家的决定十分一致:巨大的重建资金,不能仅靠上级的投入,更不能依赖社会各界的捐赠,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艰苦奋斗,靠智慧地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去广开“财”路。

  这两年多来,我们不得不正视大邑县在“节流”上的不懈努力——用好每一分钱,想方设法放大重建资金的杠杆效果;但我们更重视的是,该县创造性地用市场的办法去“开源”——用统筹的方法创新筹资思路,引入金融和社会资金60多亿元,多方争取无偿援建资金49亿多元,较好地解决了灾后重建的资金瓶颈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

  市场化的办法,还是最大的解决之道。通过市场化方式盘活原有资源,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大邑县的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之路,变成了大邑县的行动之实,而非口头之词。于是,有了后来的一连串大动作、大手笔:

  采用BT方式引入社会资金4亿元参与斜江河改造和县城新区建设;

  采取BT、BOT等模式,融资3.52亿元实施了大安路、大双路、半雾路等主要旅游大通道的提升改造;

  运用产权改革成果,引进开发性联建项目17个,吸引民间资金11.3亿元;

  去年,通过“资源换资金”共引进社会资金逾100亿元参与大邑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

  用市场引资金、用政策换资金。在这其中,新场镇的完美蜕变,就是一个最好力证。对于古镇的开发和保护,新场镇坚持“以政策换资金、以项目换资金、以资源换资金”的思路,包装并策划了三家村乡村酒店、锦府驿等19个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金10亿多元参与古镇开发建设,完成投资1.91亿元,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问题。今年“五一”新场古镇开街,3天共接待游客2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680余万元,自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跻身旅游名镇“新贵”行列,更成为了大邑县对外形象的又一张美丽名片。

  另一方面,大邑县也非常巧妙地制定了重点区域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错位发展,提出了“1231”(一城两区三镇一走廊)发展重点,选择出全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突破,而非急功近利地一哄而上,以此来辐射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大邑县解决灾后重建与发展资金瓶颈的办法,正是通过经济市场化,由市场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获得城乡一体化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大邑县也希望能够从中积累和探索出更多“资金下乡”、“资金下镇”的有效经验和办法,以期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多获益。

  改善民生为第一要义

  让城乡群众共享成果

  把公平和谐的阳光洒在每一位百姓的身上。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共创共享。这在大邑县的执行与落实中,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城乡统筹,始终坚守这样一个原则: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改善民生为第一要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灾后重建中,大邑县曾做出一个非常具有勇气的决定:在最缺钱的时候从有限的钱中“挤”出钱来,解决历史遗留的失地农民社保问题,这一“挤”就是3亿多元。除此之外,2009年以来,为了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邑还投入了6亿元左右资金修建安置房。安置房将于今年年底全部交付使用,不仅让失地农民有保障,还确保人人有房住。不仅如此,大邑县还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灾后重建拉开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通过市场化手段投入16亿元,预计三年之内全面完成24个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已投入2亿元,完成了5个棚户区改造。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有关方面的回答是这样的:“这是民生问题,再难也要解决。”

  在“改善民生”这盘棋局上,满眼棋子,皆攸关群众所急、所想。

  七个突破,交通为先。安路通车了、川西旅游环线通车了、半雾路通车了……努力不负众望,从来交通都是短板的大邑县,去年开始,迎来了交通的历史性突破,“三横七纵”的交通网络架构已具雏形。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放眼沿途,皆是美丽、柔和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美景。对于当地的村民而言,串联在一起的不仅仅是不可多得的美景,更是实实在在的惠利。路网的通达,从时空上缩短了大邑县的区位距离,更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招大引强、打造旅游、企业入驻,促地方发展,更促群众增收。

  住房重建,率先而为。在地震后,该县共有79幢2841户城镇住房需拆除重建。其中,原址拆除重建52幢1009户,异地重建和其他重建方式的27幢1832户,除险加固11969户。大邑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城镇房屋损毁群众的住房问题作为灾后重建的紧迫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将灾后城镇住房重建与廉租房、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与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与新城开发建设相结合,如今,真正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今年春节,晋原镇大东街县运输公司家属楼的付玉红,如愿以偿地和家人在新房过新年、吃团年饭。而和她一样的还有很多居民。大邑县已提前于今年4月20日完成了所有城镇住房重建。在农村住房建设方面,该县坚持按照“四性”原则加快推进。去年9月底,大邑县农村住房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

  同样,在学校重建方面,通过“撤、扩、并、迁”等措施,科学合理地对全县学校灾后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划,共规划灾后重建学校建设项目32个,其中,异地新建学校6所,原址重(扩)建学校26所,新征用地411亩,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亿余元,逾6万学子迁入新校园。

  大邑县抓紧项目载体建设,促进当地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发展的步伐。而探讨其背后的意义,我们还了解了灾后重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的动因。当然,无论重灾区抑或非灾区,都肩负着加快发展的重担,其最后的目的就是使城乡群众享受到更为丰盛的改革成果,这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最终要旨所在。

  从严管理干部队伍

  干事创业有了成就感

  记者在采访中和很多大邑县的干部群众有过交流,谈起2年来的变化,他们最深的感触有些出人意料,并不是来自于大邑县面貌的变化,而是自身观念和作风的变化。

  “以前,大邑县经济弱、底子薄,说起话来没底气、干起事来没信心。而现在不同了,看见大邑县的现状,我们特别有自豪感也有成就感,我们更加有激情和信心去干事创业了。”大邑县的一位干部向记者袒露心声。

  这两年多来,大邑县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其队伍建设的效果有目共睹。而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大邑县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从抓上、下班开始的。

  “抓上、下班,主要是为了有效遏制大家作风拖沓、意识不强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大家的责任意识。”在符礼建看来,在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的大舞台上,绝对没有局外人,每一位干部都要身挑重担。

  今年以来,大邑县的各级干部,更是普遍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为发挥作用不太好、履职不力、“四评”考评排名靠后,大邑县先后有17位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提醒谈话、公开批评;因为改进工作不到位、工作起色不大,不想干事、不会干事,或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有3位干部被转岗、降职处理。

  这一切源于大邑县在今年大力推行的包括强化教育培训、完善考核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问责追究等四个方面在内的治庸治懒长效机制——强化教育培训,让“状态不佳”者修养品德;完善“四评”考核办法,让“平庸懒政”者难混日子;强化监督管理,让“昏、庸、懒、散”者无处藏身;健全问责制度,让“碌碌无为”者腾位让能。

  庸者下,能者上机制的畅通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干事热情。今年上半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3%,增速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6位,三圈层第2位。

  大邑能有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大邑县干部群众一致的看法。在大邑县的干部中流传着这样几句话:“伸手摸高不是本事,跳起摸高才是功夫。现在是拼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也要上;现在是冲的时候,刀山火海也要闯。”这是大邑县对干部队伍的一种严格要求,更是这一两年来的最真实写照。

  符礼建告诉记者,大邑县在成都三圈层,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总量在成都市排名靠后,与一二圈层相比差距较大。“如果用拳击上的术语来说,大家不是一个级别的,要实现同台竞技,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所有的工作与成绩,都需要干部群众一道努力实现。”

  另一方面,我们也从省委组织部得到了一组非常权威的数据,在全省组工满意度调查中,大邑县的成绩,在全省181个区(市)县中位列第14位。数据是最好的力证,我们也从这组数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大邑县干部队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