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营造一个更国际化的金融发展环境

  本报讯 (记者 李晓帆 摄影 张全能) 时隔4年,伦敦金融城第682届市长安司棣追寻前任的脚步,率领由多名高官组成的伦敦金融城政府代表团和由渣打银行、世邦魏理仕、泰丰资本、诺德保险等14家知名英国金融机构组成的商务考察团访问成都。昨日,在参加了“英国金融助推企业腾飞”研讨会、“中英农村金融”研讨会、“绿色信贷项目成果”发布会、“ACCA川大校园”宣讲会,并参观完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后,安司棣赞扬成都市政府对发展金融业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划和独特的见解,并建议成都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环境。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毛志雄出席“英国金融助推企业腾飞”研讨会并致开幕词。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成都具备关键要素

  “成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我知道早在将近一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便诞生在这里。”安司棣的开场白迅速拉近了和成都的距离。他认为,建设一个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金融中心,首要的条件是当地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并尽可能地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同时,该城市必须有成为区域门户的潜质,因为金融归根到底是为个人和企业服务,只有聚集大量的人流和相关企业,才能培育发达的金融业。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高端金融人才、通过竞争培育市场发展以及制定严密的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了上述六个因素,才有成为区域性乃至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可能。”

  尽管条件如此苛刻,但安司棣认为成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某些关键要素。他解释说,成都市政府新近出台了《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并专门划定了金融业产业功能区,这充分说明当地政府对发展金融业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划和独特的见解,其展现出来的雄心和决心让人敬佩。同时,成都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当之无愧的门户,多项经济指标和对外开放指标均名列中西部第一,大量资金流、人流、物流在这里聚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当地众多的高等院校尤其是西南财经大学,为成都输送了济济的金融人才。通过一天卓有成效的考察,安司棣确信:成都与英国在金融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探寻产业发展路径

  成都找到正确方式

  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汇丰银行、拥有150多年历史的渣打银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英杰华、全球领先的保险经纪公司韦莱保险……近年来,一批世界知名的英国金融企业纷纷来成都“安营扎寨”。“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引起了英国的热切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与深度合作,分享双方发展金融中心的经验,共同推动成都实现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安司棣在充分赞扬了成都的金融业发展环境和现状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金融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行业,所以即使只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该区域,而应该始终具备“外向型”的特征,加强市场透明度和公开度,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

  “成都完全有能力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的金融发展环境,吸收先进的理念和人才,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服务。”令人欣慰的是,成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频频通过教育培训合作引进先进的国际理念,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就与伦敦商务学院共同开展了会计师培训课程。此外,成都也希望并鼓励本地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国外市场。安司棣表示,成都已经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金融业发展方式和路径,他将致力于引导更多的英国金融企业来这里发展,助成都金融业产业集聚一臂之力。

  新闻背景

  经过10年的发展,成都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金融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目前,成都的银行、保险机构数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商业票据以及证券交易额均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根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到2012年,成都将成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到2015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