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入户在哪里就在哪里读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5:06  华龙网-重庆晨报

  转户

  家庭

  子女

  市政府秘书长、市户改办主任陈和平昨日做客华龙网,回答网友户改问题

  本报讯 昨日,市政府秘书长、市户改办主任陈和平做客华龙网,回答了网友关于户改的一系列问题。

  “转户”不仅是换个户口簿

  有网友担心,“户籍制度改革,是不是就是换个身份,换个户口簿就行了?”

  “‘户改’根本是要消除附着在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陈和平说,户改的第一步肯定是先变身份,换户口簿,但这仅是个头子,是要通过身份的变化,让自愿“转户”的农民,获得补偿,分享与城市人一样的公共资源,让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一些社会分配,更趋合理。

  “‘转户’后,就有了与城市人一样的社保待遇,还有宅基地交易、承包地退出带来的收益,还能像以前一样继续打工,买不起房的有公租房,转户后的生活肯定会比在农村好。”陈和平说。

  入户在哪里,在哪里上学

  “转户”后,要是遇到一些学校巧立名目设门槛,比如以“转户”农民在新入户地居住时间不够为由,拒绝正常招录“新市民”子女入学,该咋办?

  陈和平说,农民转户进城,城里的教育资源需求必然增加,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就已考虑到了。

  在主城、区县中心城、场镇等将新建一批学校。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前,再建115所中小学校,加上现有的学校扩容,可以保障到2020年1000万进城农民的子女与城市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

  “‘转户’家庭子女,新入户在哪里,就在哪里读书。”陈和平说,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限制“新市民”子女入学,是不允许的。

  此外,政府还会继续办好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更多优秀教育资源。

  三年后不退地,尊重农民自愿

  在“户改”中,遵循的是农民“自愿”。宅基地、承包地等土地“退出”也是“自愿”,并给予了一个三年的过渡期。

  要是三年以后,“新市民”在城市里没有立住脚,想回去,制度设计中也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自愿有偿”。

  “如果三年以后,不愿意退出,我想还是应该尊重农民的自愿。”陈和平说。

  不必担心“新市民”抢饭碗

  有网友说,农民转户进城,城市的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作何保障,会不会出现农民进城后,抢了城里人的饭碗。企业使用“农民”身份的工人,参保缴费要比“城市人”少一些,用工成本增加怎样解决。

  其实,网友们的这类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首先,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并在外环以内规划了21个集中的聚居区,城市交通、社区服务、医疗服务等都做了规划设计。每个点大概规划了20多万人,这21个聚居点就可以容纳500万人左右。

  “饭碗问题,政府有能力解决。”陈和平说,按照现在的测算,我市的GDP现在是近8000亿,到2020年会超过25000亿,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的新生劳动力。对于企业成本,陈和平说,企业效益的增长,不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科技创新、良好管理和市场开拓,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效益,也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关键。

  服好务,让“转户”少奔波

  依照计划,我市户籍制度改革一期目标是300万人以上,第二期,2012年-2020年,每年转80到90万人,加上现有的1000万城市居民,全市最后达到2000万人的城市人群目标。

  陈和平说,这项改革,列为了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工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对区县当然有要求。只要农民愿意转,就要给农民提供最大的方便。所以要做好政策的宣传,要周到服务,尽量减少农民在转户过程当中的奔波。

  8成地票交易所得给转户农民

  农民“转户”进了城,退出了土地,但手上还握有土地的收益权,这收益怎样来实现?会转为城市的建设用地还是继续保留原有土地性质呢?

  陈和平说,农民退出的土地,是退给了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继续把流转地进行耕种,或承包给龙头企业,开展种养殖等符合政策规定的产业,从而获得租金收入,确保农户“转户”后的收益。

  至于宅基地,退出后将复耕,通过“地票交易”,将用地指标用于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的村子建设,地票交易所得的80%都将拿给转户农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