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植物壁画,城市绿化的“奢侈”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5:36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 邹汉青 通讯员 唐闻 董冲

  江城诞生首片政府投资的植物壁画

  昨日,江城首片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植物壁画——植物墙,在汉口永清街一栋临街楼房的外墙上建成。绿毯般的植物墙与解放公园绿意盎然的景观融为一体。

  这是园林部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对建筑物墙体进行立体绿化的首次试点,并计划在三环线内建成2至3块植物墙。

  记者昨在现场看到,由麦冬、红花酢浆草等10余种花草和灌木组成的壁画,面积226平方米,覆盖了该楼除4扇窗户之外的整面墙。“待明年春天植物开花后,观赏效果会更好”,施工方武汉市园林院景观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这是江城迄今第二块、也是最大的一块植物墙。今年5月中旬,由某外资企业投资,已在汉口一商场的配套立体车库外墙上镶嵌了一块150平方米的植物墙,造价达1900元/平方米。

  据有关部门对比观测发现,该植物墙建成后,盛夏高温天气时,室内温度降低了3℃至5℃,“如果建在西侧的墙上,夏季防‘西晒’的效果会更好,可节省不少空调电费。”

  此次政府出资兴建绿化“奢侈品”,是否意味着主管部门将主导这一绿化方向?该市园林局绿化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只是试点“探路”阶段,视民意反响再作下一步打算。

  缓解城市绿化难的新思路

  像国内许多大都市一样,江城绿化的土地瓶颈日益突出,拆迁建绿成为中心城区造绿的主要方式。

  高额的拆迁费用,使得成本仅每平方米200元至300元的地面绿化,“豆腐盘成肉价”。据了解,1.5万平方米的汉口唐家墩小森林,拆迁和绿化总造价1.2亿元,每平方米成本达8000元。

  今年植树节前夕,武汉市绿委全会提出,把治理“空中荒漠”作为增加江城绿量的新突破口,绿化屋顶、立交桥、人行天桥、轻轨、建筑物墙体等,向空中泼绿。

  植物壁画,正是建筑物墙体绿化的方式之一。据了解,此次施工单位完成一面植物壁画只用了约一周时间,前期的壁画模块培育是在苗圃内完成的。

  过去,江城对建筑物墙面进行立体绿化采用爬山虎、凌霄等攀缘植物,但攀缘植物需要建筑物墙脚处有较好的栽种土壤,且贴有外墙瓷砖的光滑墙面“爬”不上去。

  另一方面,受栽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攀缘植物能“爬行”的高度有限,只适用于比较矮的建筑物,对高层建筑望“墙”兴叹,这也是近年江城墙体绿化推进非常慢的原因。

  青山区园林局副局长随农华说,近几年城市绿化基本在房屋拆迁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和拆迁难度越来越大,建植物壁画给“寸土寸金”的城市绿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而且可提高城市高空的绿视率。

  普及推广有困难

  据了解,植物壁画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应用得比较多,但国内仅上海、南京、武汉等少数城市有少量应用。“植物壁画最大的优点是见效快,观赏效果好,能提升城市品位,且不需占用任何地面和空间。”武汉市园林设计院有关专家说,缺点是造价相对较高,要配套灌溉水、肥的专用滴管。

  因为使用了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植物壁画每平方米的造价接近2000元。“相当于地面绿化的10倍,以政府现有财力,大面积推广有难度。”武汉市园林局绿化处有关负责人说。

  也有人认为,如果考虑到地面绿化所需的土地成本,在繁华的中心地段建一片绿地,每平方米综合成本需七八千元,比植物壁画贵得多。

  随农华认为,植物壁画只能种矮花矮草,综合生态效益不高,且建成后养护难度大,只宜在重点窗口地带和缺乏绿色的城市繁华商业中心适量做些点缀。

  武汉市园林局表示,该市在推广绿色建筑时仍将以种植爬墙虎等攀缘植物为主,建设节约型园林,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出资,在合适的地段建这类高档次的墙体绿化。

  据了解,自江城第一块植物壁画诞生后,武汉火车站、湖北日报传媒集团181创意产业园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已着手实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