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一种青春激情燃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6:52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蔡晖 樊永强 张东波

  9月8日一大早,37岁的惠江南提着月饼和水果,又来到舟曲县城。

  整整一个月了,她已习惯看穿着迷彩军衣的“弟弟”们了。她说她爱他们,爱听他们说话,爱看他们在泥里水里跑来跑去的样子。

  “一天看不到他们,我心里就发慌!”惠江南说。

  8月8日凌晨的那场泥石流灾难中,她弟弟一家3口和她的母亲没有了。从那一刻起,她就每天守候在三眼峪和县城里。她请他们帮自己寻找遇难的亲人,一连找了半个月。她所指的地方全挖遍了,最深处挖到了4米。战士们的手上打满了血泡,浑身上下像水淋过的一样。

  人没有找到,惠江南抱着战士们哭了。她说:“没有了妈妈和弟弟,自己的心刀剜似的疼;但看到这些小伙子为了老百姓拼死拼活、不吃不喝,我的心啊,比刀剜还要疼。”

  惠江南,一个朴实的灾区妇女,用自己的痛和爱,见证了中国“90后”士兵在灾难面前的无比英勇与无私奉献。

  他们,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受益于改革开放;他们,是信息化社会的先锋体验者,身上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崭露头角,到2009年国庆阅兵渐成主力,再到2010年南方抗旱、玉树抗震、舟曲抢险担当重任,我们看到了大批勇于吃苦、富有爱心的“90后”,已成长为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优秀战士。

  不缺乏军人的血性和战斗精神

  来自浙江沿海的徐垚,出身私营企业主家庭,入伍前是一个“沉溺于网游,日子过得昼夜不分”的“90后”。因为“从小崇拜穿军装的叔叔”,同时也“烦透了父母的唠叨”而选择当兵。

  入伍后,火热的军营生活让徐垚很快戒掉了“网瘾”,开始着迷操枪弄炮。

  在舟曲救援时,这个自称“从小在空调房里长大,妈妈每顿把饭端到跟前”的男孩,白天头顶烈日暴晒,晚上挑灯夜战,在污泥浊水里搜救生命5天5夜没有合眼,身上长满了痱子、湿疹,痒疼难忍。

  当一次次看到老乡悲痛欲绝的眼神,当一次次见证生离死别的场景,刚满18岁的徐垚感觉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

  “90后”士兵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

  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入伍的动机相对单纯——有人是为了实现从小的梦想,有人是因为受到军旅题材影视剧的感染,有人是想“过一段很酷的人生”。

  在基层带兵人看来,他们的“心思普遍不重,是凭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投身军营。

  娇弱,贪玩,缺乏耐心,甚至“叛逆”……尽管入伍前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但一旦到了部队,这些父母眼中的“娇娃娃”都被锻造成能吃苦、懂责任、守纪律的钢铁战士。

  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化团是最早到达舟曲参加救援的部队之一,连续作战,官兵们基本上都进入生理、心理的疲惫期。若逢短暂休息,许多“90后”战士“手扶铁锹站着都能睡着”。新兵冯璐琦因体力透支陷入淤泥晕倒,稍微休整后,无论战友怎么劝说,他仍坚持清淤搜救。

  在舟曲县城七号废墟挖掘点上,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的18岁战士许国红被一枚铁钉扎穿了左脚。军医为他包扎伤口,他大大咧咧地说没事,勉强包扎好后又冲上废墟。晚上休息时,许国红左脚的纱布和胶鞋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爆破手、挖掘手、操作手,驾驶员、卫生员、炊事员……在部队救援需要的每一个岗位上,成长起来的“90后”战士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武警水电第5支队列兵彭玉山,在家从没有帮父母做过一件家务事,天天想着“干一番热血沸腾的事业”,来到部队短短半年成为一个炊事能手。

  “当了兵才明白,工作没有好坏,岗位没有大小。”这位刚满18岁的战士说,“我把每一个馒头蒸好了、每一盘菜烧好了,对部队战斗力就是贡献。”

  为了保证全中队官兵在繁忙的救援期间能吃好喝好、补充好体力,彭玉山和炊事班其他6名战士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直到为战友们烧完开水泡上了脚才能躺下休息。

  虽然每天累得直不起腰,但彭玉山没有怨言。他说:“与在家里比,现在是苦多了,但苦得有意义。”

  曾经有人对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条件下,年轻官兵能否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所担心。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认为:“官兵出身富裕并不是怕吃苦的代名词,也不是条件越苦就越有战斗力,关键还是要看官兵的精神面貌。”

  1991年出生的大学生新兵邢立鹏曾经是一个“身心脆弱”的典型:新训期间,俯卧撑做不到10个,3公里几乎跑不下来,还经常因为训练擦伤而情绪低落。就是这样一个“豆芽菜”,经过部队血与火的锤炼,最终百炼成钢。

  在营救被泥石流掩埋的幸存者时,邢立鹏孤身一人爬入满是遇难者遗体的废墟下展开搜救。当最终救出幸存者时,他已10多个小时滴水未进,双手因连续刨挖而血肉模糊……

  “当时完全忘记了害怕,忘记了疲劳,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再苦再累也要把他们救出来。”面对记者,邢立鹏吐露了心声,“急难任务中,我们‘90后’从来没有给集体丢脸。我觉得不是我们吃不了苦,而是我们以前没有吃过苦。”

  “一个军人一旦懂得了肩负使命的崇高,就能产生为之牺牲奋斗的强大动力。”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文杰认为,面对灾难,年青一代士兵从不缺乏军人的血性和战斗精神,证明部队平时的教育是成功有效的。

  他们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

  灾难,往往是最好的教科书。

  汪洋,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兰州军区某摩步旅的一名“90后”战士。不到半年时间,刚满18岁的他就亲历了两场灾难救援。

  从玉树到舟曲,这位家中的独生子、父母的“掌上明珠”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

  第一次碰到遇难者遗体,汪洋“整个人就像触电了一样,全身发抖冒冷汗”。

  但是,当看到战友们挖出遇难者遗体,家属以下跪的方式向他们表达谢意的时候,当看到可以做他爷爷奶奶的老人见到他们这些“娃娃兵”眼中放射出希望光芒的时候,汪洋感到身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恐惧随之消失!

  那一刻,他对于生命,对于亲情,对于手中所拿的救援工具的意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位喜欢在日记本上记下点滴感想的年轻人说:“如果我们不尽心,就对不起活着的人们,更对不起那些逝去的生灵,我会愧疚一辈子。”

  有人说,“温室里长大”的“90后”这一代人冷漠、自私、缺乏爱心。从抗旱一线到抗洪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幅幅温暖的画面。

  武警甘南支队十一中队“90后”战士叶磊,在战友眼中绝对属于“新新人类”:喜欢上网冲浪,热衷网络游戏,常写“火星文”,说话总是冷幽默。来到舟曲灾区,第一次参加抢险任务的叶磊心灵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触动,“看着百姓哭得天昏地暗,我只想着救人,一定要多救人!”

  “让我再给孩子们背一趟水吧……”3月27日下午,在给广西河池东兰县大石山区深处的一所小学翻山越岭背完两趟水后,“90后”新战士李曙光再次向连队干部请战。而此时的李曙光,已在崎岖的山路上跌得伤痕累累,走路一瘸一拐。

  官兵们救援的地方是革命老区。“参观烈士纪念馆我没有哭,送水路山高路险摔跤我没有哭,可我看到那么多老区的小孩子干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神,我忍不住哭了。”李曙光至今说起这些,眼圈还是红红的。

  那是一群大山深处的孩子,由于缺水,他们几个月都没洗过澡、没吃过肉和新鲜蔬菜……这样的场景,对于蜜罐里长大的李曙光,不能不说是心灵的震撼。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李曙光动情地说,以前总认为和平年代没必要像李向群那样为人民牺牲自己,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在危难时刻人民群众对军人有着怎样的信任和期盼。

  救民于危难,对初入军营、稚气未脱的“90后”战士来说,是最好的精神洗礼。

  在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富看来,“灾难关头,‘90后’士兵的优异表现,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民军队的红色文化基因在年青一代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在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兰州军区某摩步旅,“顾全整体、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的少云精神一直激励着全旅“90后”士兵勇往直前。

  在舟曲救援现场,随处可见这个旅“90后”战士轻伤不下火线的感人场景。“90后”列兵林赓甲,在施工工地上被铁丝刮破脸,鲜血直流,注射破伤风疫苗后,马上返回战斗岗位。

  1991年出生的驾驶员娄成真连续行车2000多公里,为防止开车睡着,自己将大腿拧得一片青紫。“90后”上等兵刘汉帮受灾群众搜寻亲友遗体,从早上一直干到傍晚,双手磨起一个个血泡从不停歇。群众感动地说:“这些‘娃娃兵’啊,个个都像邱少云!”

  在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广州军区某部,12年前把生命定格在大堤上的英雄形象,至今仍活在“90后”士兵的心中。

  在广西旱区这一特殊战场,“90后”士兵用他们稚嫩的背膀担起了受灾群众对于明天的希望。整个抗旱过程中,他们翻山越岭,进村入户,从不落下一次送水任务,从不少背一斤水,从不少走一步路。他们说:“身为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士,我们不能给英雄丢脸!”

  从抗震救灾到奥运安保,从国庆阅兵到抢险救援,近年来,部队担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频繁而艰巨,“90后”战士身上所迸发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一次次让人们感到欣喜和惊叹。

  “这一代人的可塑性很强。”兰州军区宣传部部长韩秉成认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90后”青年一代,只要我们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历史使命、紧贴官兵实际培育引导,这一代个性鲜明的年轻人,是完全可以挑起时代重担、经受时代考验的。

  有一种青春被激情燃烧

  在舟曲救援一线远近闻名的“90后突击队”的首倡者陶腾,是一名年龄不过19岁、军龄刚过半年的“90后”。

  谈起组建这支队伍的初衷,来自陕西农村的陶腾说,他们就是想和连队“党员突击队”的班长骨干们比比看,“证明我们一点也不比他们弱”。

  “90后突击队”果然不负众望,仅8月15日一天,这支由56名新兵组成的队伍就一口气清理淤泥40多立方米,转运物资300多件。

  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士兵,人们几乎在每一个救援现场都能看到。

  在白龙江疏通施工现场,年仅20岁的武警水电部队第十支队上等兵、机械操作手代晓梦给人留下“沉着、老练”的印象。

  作为一名“90后”战士,代晓梦遂行任务时,既当操作手,又当安全员。

  从瓦厂桥到罗家峪,从三眼峪到城江桥,面对险象环生的施工环境,代晓梦凭借娴熟的操作技能,沉着应对,英勇作战,带领机械穿越激流,一米一米填筑河堤,一步一步进行加固。

  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新兵操作手,但代晓梦却能站在干部和老兵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探索科学施工工艺。由他独创的“下降清淤法”,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在舟曲抢险救援的一月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先后有100多名“90后”士兵火线立功、入党,充分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

  “老乡,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更要坚强。不要哭了,还是身体要紧啊!”杜晓,1992年7月出生,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战士。这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新兵,安慰着灾害中失去亲人,在废墟上痛哭的拉姆草大娘。

  在救灾之余,杜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冒着大雨,涉过泥路,为遇难群众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灾难的信心。

  为了开导拉姆草,杜晓整整一天没顾得上吃饭。临走之前,他还把身上仅有的200多元塞给了痛失家人的大娘。

  杜晓说:“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舟曲的灾后重建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组建突击队,争当排头兵,钻研信息化,“比学赶帮超”……在汶川,在玉树,在舟曲……在一座座军营里,越来越走向前台的“90后”士兵,正尽情挥洒着他们如火的青春。

  “干起工作风风火火,活动起来也激情四射。”兰州军区某摩步旅政委许家明说,作为部队的教育管理者,只有真正摸准“90后”士兵的价值追求,才能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提供更宽阔的舞台,“把这一代青年带出灵光、带出思想,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历经风雨方成栋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生的一代“90”后战士,必将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成为时代的骄傲!

  新华社甘肃舟曲9月13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