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6:55  中国青年报

  “我曾经很怨恨爸爸,我是他的亲生女儿,为什么他把时间都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他对学生远比对我更好?”今年教师节前夕,站在堆满魏富春老师遗物的房间里,女儿魏然泣不成声。

  曾经的怨恨已然过去,25岁的魏然现在对爸爸更多的是理解和思念。“我现在理解爸爸了,他是真爱自己的职业。他打心眼里爱当老师,打心眼里爱他的学生。”

  魏富春这一辈子的经历就与两个字有关:教师。1980年从延庆师范学校毕业后,他继续到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攻读学位。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延庆一中任教;2002年任延庆县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负责全县中学教学工作;2004年任延庆第五中学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2005年,魏富春罹患脑瘤,于今年1月23日病逝,年仅51岁。

  1月26日,魏老师追悼会那天来了1000多人。除了领导、同事外,来得最多的就是学生。

  认得魏老师的人都知道,学生是魏老师最重要的人,他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孩子经常沉溺于游戏厅。2000届毕业生张博就是其中一员。

  魏老师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把延庆县城周边的游戏厅走了个遍,然后自己绘制了一张学校周边的游戏厅示意图。每天晚自习后,他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地在游戏厅里找学生。有时,这些淘气的孩子会变换地方。但是,无论怎样,魏老师都能找到他们。

  经过一次次的努力,魏老师成功地把这些孩子拽回到课堂上。

  “虽然离开了游戏厅,但是我的学习也落下了,第一年高考的时候我失利了。”张博说。虽然在第二年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学校不如意,内心失望的他开始混日子。

  让张博没有想到的是,刚上大学没多久自己就接到了魏老师的电话。当魏老师得知张博的心态比较消极后,很严肃地说:“如果你想睡觉,就请你回到家里来,家里的床比学校的舒坦;如果你想看电视,也请你回家来,家里的电视比学校的大;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就得耐得住寂寞,学点真本事真知识回来。”

  这几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张博。

  张博从此开始安心读书。张博班里共有56人,刚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排在倒数第二位,大三时他跃升为全班第一名。后来,在魏老师的鼓励下,张博又考取了研究生。

  “与当年沉溺在游戏厅的自己相比,我是判若两人。”张博哽咽地说,“魏老师的那几句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影响了我整个人生。”

  2005年假期,魏老师已经生病了,张博去看望他。魏老师询问了张博学校里各个专业的设置,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来师生间聊天式的谈话,病中的魏老师却记得很认真。

  “您记这些干吗呀?”张博问。魏老师说,延庆地方比较偏僻,很多家长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太熟悉,“这些信息很重要,当孩子们报考志愿时,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他都病得那么严重了,可是心里装着的还是学生。”张博说。

  当魏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女儿魏然说:“我小时候真的嫉妒他的学生,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个平凡的爸爸,可以周末拉着他的手去公园玩。小时候我不理解他,很少跟他沟通,现在我理解他了,可是他却走了。这辈子我没有当够他的闺女。”

  魏老师带着对学生的爱和对家人的歉疚走了。一个学生在纪念他的博客中写道:

  “飘忽跳动的烛光,映照着黑白照片里的你;凸出的颧骨、消瘦的脸颊,一一写着你日常的忙碌;微微开启的双唇,似乎还在和你一生挚爱的学生们窃窃私语;你真的用你生命的烛光,点亮无数学生的生命的烛光。你用行动书写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