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人那些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6:55  中国青年报

  《太阳对着散文微笑》是一本有思想、有见地、笔调放松的中国当代散文的评论集。作者韩小蕙既是一个有成就的散文家,也是一个眼光独到的评论家。不过,她显然不主张端着评论家的架子写评论,而是以一种拉家常的互动心态报告近年来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

  上个世纪末以来,韩小蕙几乎每年都要著文评述当年中国散文创作发展的特点,提出对散文创作的看法,这些文章构成了《太阳对着散文微笑》的主体内容。它让我们从某种角度,看到中国当代散文运动的轨迹,非常有价值。其中《九十年代散文的八个问题》一文,论述了关于散文创作的思想,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前的散文创作还是这些问题。这证明这篇文章的思想没有过时。进入21世纪,韩小蕙对散文的关注更加开阔,更加深入。《顽强坚守在萧瑟中的红柿子》一文中,看得出,她对当年散文的收获并不乐观。也许别人有同感,但只有她把真话说了出来——她在热闹中看到了散文对现实生活的迟疑和回避,看到了散文在艺术上的老旧。她的观点,讲真话,也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还有什么散文能打动我们》一文,热情洋溢地评价一批被归为“新新散文”的作品。我想,这是需要有一点理论勇气的。她也指出,“新新散文”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传统散文那样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命感悟”。在其他篇什里,她对“小女人散文”、“大文化散文”、“随笔热”等散文创作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们认识当代中国散文,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启示。

  不管作者有意无意,她对散文行当的专业与敬业,客观上就是在捕捉散文的时代脉搏,传递着散文进步的信息。散文与文人总是联在一起的。文人的学识、文人的感悟、文人的品格、文人的情怀、文人的趣味,甚至文人的语言方式,多少年来就一直影响和推动着散文,也成了一种好散文的标准。实际上,有些时代,追求文人气本身就是散文的特质。例如,评价当代文学草创时期的散文,我们可能会说,“还应该增加文人气”。但有些时代,过重的文人气,反而会限制和阻碍散文的进步。例如,当代那些看上去很文人气的把玩性散文,就文人那些事,那点小感觉、小情趣,没完没了地说,没完没了地品,是不是一种散文精神的失缺呢?还有所谓的“随笔热”,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渐渐地,杂文却衰弱了。一热一冷,看出作家文人干预生活的热情在降低和冷却。这对散文的进步并不是好事。我以为,散文创作一度有着自我玩赏、自我封闭的倾向。所以在繁荣热闹的背后,也是让人有许多忧虑的,《太阳对着散文微笑》一书传递了这种社会忧虑。

  什么是散文的进步呢?我们通过《太阳对着散文笑》里的一些题目就可以看到作者的积极思考——《散文要高耸于思想的峰巅》、《散文革新之一见》、《用散文推动天地人心》、《散文首先是一种精神品格》、《寻找精神的太阳》等……我们由此得知,作家是需要突破“自我”,突破“个人小生活”的局限,走到社会中,走到人民生活中,更多地体味人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更多地描写出人生百态。这种变革,就是散文进步的表现,也是散文进步的意义。当然,散文对社会的介入、参与,也要符合自身的艺术规律。它的真实性和个性特色不能被取消,甚至应该强化。因此,就可能会要求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对社会有一个真正的融入,要“与生活对话”。在社会进步中造就散文的进步,在个人进步中造就散文的进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