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口仗”活跃下线不管“闲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7:20  深圳晚报

  

网上“口仗”活跃下线不管“闲事”
前海某小区临时业主大会。(网络图片)

  深圳晚报记者 张京

  前海片区被规划为深圳未来的中心区,片区内有许多大型高档住宅,业主们的自豪感和家园感也逐渐加强,网上论坛尤其活跃。近日,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年轻业主居多的小区,都遭遇业委会难建“怪圈”,但是网上讨论却十分活跃。除了一些小区内部矛盾和入住率不高等客观因素外,年轻业主没有闲暇没有精力、不愿露面、不想“管闲事”也是业委会难建的主要原因。

  现状

  年轻业主“懒”业委会“难产”

  1

  曾组建过业委会遭遇换届难产

  尽管年轻业主在虚拟江湖上多次请缨组建业委会,但说的人多,主动站出来的人少。前海片区一些楼盘如阳光棕榈园、诺德国际、城市山林、雷圳0755、中海阳光玫瑰园等,年轻业主都过半,有的楼盘甚至占到八九成。

  年轻业主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网络上他们是维权先锋,对小区的各种大事小事都非常关心,可到现实生活中却“懒得出手”。他们把网络上各种论坛、沙龙都看成“虚拟江湖”,要么以侠客身份“弄枪舞剑”,要么以“哀客”身份喊冤告状。但是一遇到跟帖,说让自己出力出面的,就选择退缩了。

  比如阳光棕榈园。该小区从2008年第二届业委会换届后,就一直未设新的业委会。在深圳房地产信息网业主论坛上,关于组建业委会的帖子呼声很高,关于“我们小区还有业委会吗”的帖子就有好几个,而呼吁建立业委会的就有十多个,有些跟帖达到几十个。“可就是没有业主主动出来做这件事。”

  记者看了许多疾呼的帖子,感情都特别真挚,愿望都特别迫切。如居民“天天元”就发帖:“成立一个有实力能真正为业主说话的业委会吧,几千号人真的就没有实力派的人物来发起一下吗?律师、官员、商人等等,我希望这些业主能主动站出来,领导大家为自己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说实话,目前这个社会,你们的影响力更大,以你们为首的业委会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广大业主的利益。”

  网友“柯西001”则对多数业主“只爱发牢骚等别人去做事的态度”提出批评,“哎,你们就知道说这说那,有本事出来牵头成立业委会啊!大家都在等别人出面去成立。”

  熟悉小区业委会运转状况的陈虹霈,也曾是小区第一届业委会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他表示小区的年轻业主对业委会成员的身份并不感冒,不愿意出来承担责任,“网上叫的人多,可实际出来做事的,没有一个。”

  2

  符合申请条件却迟迟未能成立

  其实说阳光棕榈园小区业委会换届后遭遇难产,是因为年轻业主“不爱出力”有些言过其实,因为这些较早期的大型楼盘,毕竟中年业主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这两年刚入伙的一些新型高档大型住宅区,年轻业主的比例就更加可观,多数达到八成以上,甚至有些楼盘超过了九成。但这些小区的业委会到现在都未成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业主表示对此“不感冒”,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

  比如位于前海路和沿湖路交界处的诺德国际居住区,年轻业主占了七八成。2009年3月该小区入伙时,入住率已经过半,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该小区是有条件申请组建业委会的。但是直到现在,该小区的业委会还没有组建起来。

  住在小区9栋16楼的杨婷,平时也会上上网拍拍砖,但她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去关注业委会的事,“我总觉得业委会起不到大作用,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平时就没有去关注这个事!”

  小区2栋24楼的李白露,是名时尚的“80后”。她表示,她和丈夫孙先生有空就泡在网上,对小区论坛业委会的事,也有跟过帖子,但具体到现实中,“我们一是忙;二是没有精力去做这个事;三就是不感兴趣,不太了解业委会的事,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这个事。”

  3

  入伙后遭遇条件不成熟暂时搁浅

  有些大型住宅楼盘,因小区是分多期建设和分别入伙的,小区业委会尤其难建。业委会的申请条件,是要满足入住率过半或者超三成以上入住率、入住一年以上的要求。等到这些要求符合了,小区的业委会还是迟迟未落实,这在年轻业主占多数的小区尤其突出,最后需要管理处伸手“援建”。

  位于前海路和东滨路附近的城市山林小区,就是面临这种状况。据小区业委会周经理介绍,该小区年轻业主占了八成以上,2007年4月该小区1期就已经入伙,2期分多批入伙后,如今入住率在今年年初已超过一半,尽管也有业主在网络论坛上关注小区业委会的事,但却“没人具体落实”。可喜的是,小区管理处于近期“挺身而出”,向街道相关部门递交申请,通过社区工作站的牵头,已在筹备开第一次业主大会。

  析因

  理由各不同

  就是不出手

  1

  “没有时间”——这是借口吗?

  年轻业主是否有闲暇时间来推进业委会的建设?如果小区的年轻业主居多,那么推进小区业委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年轻一族,他们掌握着更多的话事权。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小区年轻人的喜好和品位,物管该怎么做,做到哪个份上,才符合他们的要求。

  “年轻业主确实是深圳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中,没有闲暇时间是事实,但不能拿出来摆在台面上当成借口。”一些受访业主表示,小区的事毕竟关系到全体业主的利益,如果年轻业主把爱在网上发牢骚的毛病改改,抽点时间出来搞小区公益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90后’、‘80后’,一遇到事情就会在网络上说说,连家里人都不说的,更不要说亲自过问和去管理小区的事了,有时我们觉得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得很冷漠!”记者近日在诺德国际居住区采访时,4栋一对黄姓夫妇表示,儿子儿媳都是年轻人,有事喜欢聊QQ,可从来不关心小区里的事。

  2

  不感兴趣——不是分内的事不管

  记者在采访年轻业主时,不少人表示出他们对业委会的某种集体态度——“不感兴趣”。而部分业主也指出,如果参与了筹备业委会,是否有能力做事也很重要。比如担心难以服众、做事效率不高等等,都成为他们不敢随便出手的顾虑。

  甚至有些顾虑还来源于对称呼的不习惯和某种习惯性思维,认为业委会等公益事业是“马大姐那居委会大妈干的事”,“业委会成员这个形象与我们年轻人脱节得太厉害了”……诺德国际居民毛小姐就表示:“我们是很关心小区的事,可感觉业委会的成员多数是一些大妈大姐没事干着的,如果赶上了,被喊大妈大姐的,也怪别扭的!所以这不应该是我们分内的事吧。”

  3

  心生畏惧——业委会成员吃力不讨好

  陈虹霈是阳光棕榈园第一届业委会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他个人认为小区业委会难产是业主间的矛盾造成的,也与小区大部分不成熟的年轻业主有关系,“他们大多数认为当业委会成员吃力不讨好。”

  以阳光棕榈园为例。当时第二届业委会最主要的工作是围绕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与开发商协商。“后来开发商表示愿意拿钱出来补建小区的停车位,但却遭遇‘选址困难’,大部分业主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墙根下开挖停车位,担心影响楼体沉降。”一些年轻业主更是在网络上长枪短炮地轰炸,甚至有人骂业委会是开发商的“走狗”。第二届业委会最想解决的业主大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从此落下帷幕。

  “经过这么一闹,现在大家都对业委会感到畏惧了,年老的不想干了,年轻的也不愿意出来干,都觉得吃力不讨好,现在就造成我们小区这种状况了。”

  4

  没有钱赚——这是大实话?

  业委会筹备人员和业委会成员的工资问题也一直为许多年轻业主和网友所热议。业委会从筹备到组建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又费时间又费精力。根据“深圳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业委会可以聘请一名执行秘书,该秘书的津贴交由业主大会确定。可业委会筹备人员和成员的工资却是不明确的。在采访中,一些年轻业主也坦言,参与业委会的事又花时间又花精力,却“没有钱赚”。

  诺德国际3栋肖先生就指出,他们小两口目前还在按揭房子,每个月都要还银行数千元,每天都是疲于奔命节衣缩食,“我们从早上7时累到晚上10时,偶尔上上网也是打打口仗而已,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参与什么业委会了,感觉那是闲事,而且没有钱赚,我们歇一天的工资到时谁补上啊,月底银行还等着我们交票子呢!”

  大部分受访业主都表示,除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外,年轻业主承受的压力不小,有些人需要为房子奋斗几十年,如果为了公益,把工作耽搁了,或者为此而丢了工作,都是让人很紧张的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