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治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7:54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张慎思

  9月13日早晨,上海大雨滂沱。所有的雨具似乎完全失去了作用,记者从世博园入口走到英国馆,几乎被浇透。不过,大雨并未能阻挡英国法律主题周启动的热度,来自中英两国众多知名法律界人士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共同参与这一中英法律界的盛事。中午时分,英国国会议员外务大臣杰里米·布朗(JeremyBrowne)先生在英国馆正式宣布启动法律主题周,并随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在上海世博会每日都在举办的众多活动中,英国法律主题周是迄今唯一以法律为主题的长达一周的活动。谈到英国为什么会借上海世博会之机举办法律周活动,布朗先生非常兴奋地说,他刚刚参观了英国馆,上海世博会使英国有机会给世界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英国馆。布朗先生反问到:“英国馆为什么始终是世博园最热门的场馆之一,那就是因为英国馆相比较园内许多的场馆显得那么独特,它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法治则正是保障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基础。”布朗先生说,法治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而这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脉相承。英方非常高兴能利用上海世博会这一绝佳舞台,来推动英中双方的法律交流和英中双边关系。

  作为一名资深的国会议员,布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立法工作和法的建设。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法治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法治是社会平等和稳定的基础,只有法治才能缔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当一个社会能努力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时候,当公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时候,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法律上得到真正保障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社会稳定。同时,法治也是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完善的法律制度、透明的依法行政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良好的投资环境都将是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根本保证。

  近20年间,中英法律交流是两国双边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而双方在商业及贸易领域互为对方越来越重要的伙伴,许多英国企业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项目,也有大量的中国人到英伦去学习或寻找商机,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法律制度对双方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和必须。言及英国企业在中国发展最感头疼的事情之一,布朗先生说,可能还是对中国法律制度的不甚了解和熟悉,有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对法律的误解造成的,举办法律周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架起一座桥梁,消除误解,更好地推动交流与沟通。随着两国在经贸、人员往来上与日俱增的深切交融,布朗先生表示这也是为什么英方越来越高度重视同中方在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布朗先生同时表示,英方也对近年来中国的司法改革高度关注,对于中国人大最近正在讨论刑法修正案中将缩小死刑适用范围的修订,布朗先生说英方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并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英国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方针,在全球气候问题法律框架制订上非常活跃。本次法律周活动期间,中英双方的法律专家还将专门参加一场法律如何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和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研讨。对此,布朗先生说,英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工业化国家,从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气候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也是每个人都有责任现在就去行动的问题。气候问题不是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希望中国能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有益的经验,避免重蹈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以环境为代价的覆辙。同时布朗先生表示两国在能源、交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这对双方而言都将会是双赢的合作。

  就像卡梅伦组阁的本届年轻的英国联合政府,杰里米·布朗先生本人也年轻、帅气。他是英国专事负责上海世博的大臣,同时是英国政府的奥运会代表,正负责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相关工作。谈到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的伦敦奥运会,布朗先生却首先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加赞赏,他由衷地赞叹道: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人们不分地域、种族、信仰欢聚北京,分享快乐和荣耀。布朗先生介绍,目前伦敦奥运会的各项市政建设工程都始终围绕着环境友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旨进行。

  访谈结束,走出英国馆,已是雨过天晴。就如同中英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虽然有时也有误读与误解,但风雨过后终会见到彩虹。

  图为英国国会议员外务大臣杰里米·布朗(左五)出席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法律主题周活动之一———“政府与法治”圆桌会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