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宽容!韩严打高官不正之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09  东方早报

  早报讯 韩国总统李明博的“反腐旋风”正愈刮愈烈。

  据韩国《朝鲜日报》昨日报道,韩国总统府近日针对“公职社会的不正之风和纪纲松懈”状况制定了强有力方案。政府有关负责人12日透露,青瓦台决定针对高层公务员适用“无宽容原则”,只要被揭发,哪怕是轻微的不正作风,都会按照原则予以惩罚或进行司法处理。

  “无宽容原则”中除了调职、降职等人事惩罚之外,还包括向检察机关告发、委托调查等司法处理,适用对象包括长官、次官级公务员以及中央部门的1500名公务员和四大江河治理事业等主要国家事业相关负责人等。

  机构一把手担责

  青瓦台民政首席室公职纪纲秘书官室最近紧急召集行政部、处、厅等37个机构的监察官举行会议,通知了上述原则。

  据一位与会者透露,公职纪纲秘书官室的一位有关负责人在此次会议上指出:“不会像过去政府那样进行没有差别的监察,但为了实现总统追求的‘公正社会’,我们将全力以赴让公职社会成为典范。”

  青瓦台就杜绝公职社会不正之风的问题决定,如果解决不正之风的后续措施不完善或同类事故反复发生,将在机构总负责人的评价中体现出来。据悉,对于发生受贿、介入利权等不正之风的部门,政府可能会采取更换长官的措施。

  青瓦台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无宽容原则’实际上是不止按原则处理,而是要加重处罚。”政府还决定加强对各部门内部监察的监督,如果监察结果被查出带有温情主义色彩,将采取严厉措施。

  狠刹部门利己主义

  据悉,青瓦台针对高层公务员的不正之风问题确立“无宽容原则”,是因为韩国前外长柳明桓之女“走后门”被录用等外交通商部的特招相关疑问出现了扩散迹象。青瓦台一位有关负责人指出:“将对外交通商部的特招丑闻适用‘无宽容原则’。”

  韩国官界适用“无宽容原则”后,外交部特招疑问的问罪范围能否扩大的问题也成为关注焦点。

  除职务监察以外,在工作岗位对策等亲民政策和四大江河治理事业等主要国政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如果出现部门利己主义现象或部门之间发生矛盾,政府会查出有关人员并追究责任。

  青瓦台还决定对酒后驾车和泄露职业机密等行为适用“无宽容原则”。泄露主要国政悬案相关信息等行为将受到惩罚。据悉,青瓦台此举的目的是防止情报外泄导致主要国政课题发生混乱或受到反对势力的攻击。

  大力收集腐败情报

  分析认为,“无宽容原则”全面适用后,韩国监察院的作用有望扩大。上月成立的监察院“公职监察本部”将重点负责监察财产形成过程等个人问题、利用权位滥用人事权和介入利权、国有企业负责人挪用公款以及同工会达成幕后协议、奖金支付不当等问题。另外,还将完善对职务监察相关资料进行管理、分析的体系,并加强情报收集活动,大力收集有关高层公务员不正作风的情报。

  青瓦台确立上述公职纪纲的同时还将制定奖励政策,目前正在考虑选拔模范公务员到青瓦台接受总统表扬等方案。

  背景

  韩历届政府执政后期

  均“整肃纲纪”

  据《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历届政府在执政后半期对公职社会均进行了高强度监察和整顿。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在执政第三年的2005年初启动了“全方位腐败清算”。政府签署由政界、商界、市民团体等参与的《反腐透明社会公约》,使当时的公职社会陷入紧张气氛。

  金大中政府在执政第三年的2000年初,大力提倡治理兵役腐败,使政局陷入整顿氛围。当时“反腐败国民连带”质疑200多名社会领导层人士逃避兵役。金大中在新千年民主党建党大会上提出“有钱有势人士的子女免除兵役的时代已经结束”,预示了整风的开始。但同年下半年接连爆出有关风险企业家向政界行贿的“郑炫埈门”、“陈承铉门”等重大事件,使“整风运动”陷入瘫痪。

  前总统金泳三在执政初期就引入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金融实名制。他在执政第三年提出“重建历史”这一新课题,同时对公职社会进行整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