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成不了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09  东方早报

  朱勤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于9月10日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以下简称中新社消息)。该消息以《社科院:2030年中国将成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题,被各大媒体在显著位置广泛报道。

  但不知是由于撰写该消息的记者误读,还是该报告本身引用数据有误,这一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论断违反人口学常识,缺乏科学依据。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新近发布的《人口老龄化与发展报告2009》 (以下简称联合国报告)给出了2009年世界各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的统计数据及2050年预测数据。该报告表明,2009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日本以30%的老龄人口占比位居第一,意大利、德国以26%紧随其后,中国(未计入港、澳、台地区,下同)以12%的老龄化水平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60-70名之间。

  该报告同时预测,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2%。届时,日本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高达44%,仍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韩国、新加坡、德国均超过40%,中国以31%位列40-50之间。中新社消息引述的社科院报告中,如其所言采用了“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

  但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却根据“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认为“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笔者进行的文献检索并未发现持类似结论的“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退一步讲,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的预测,利用两份不同的数据资料,将前者的数据与后者的结论拼凑在一起,前后矛盾而又不加以任何说明,令人费解。

  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人口科学的发展,短期区域人口预测的方法越来越成熟,只要掌握充分的人口统计数据,对于未来20年人口年龄结构这样的预测一般不会有大的出入。

  笔者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研究。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状态人口模型进行中国分年龄人口仿真,结果表明,假定未来40年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的规划目标,在不考虑国际人口迁移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前后达到峰值约14.6亿人,2050年约为14.0亿人。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升高,2030年约为23.9%;2050年约为29.6%,比前述联合国报告的预测结果低一个多百分点,与日本当前的老龄化程度基本相当。即使考虑一种较为极端的情况:未来40年中国总和生育持续下降至0.8,则此种情景下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将更为快速地上升,2030年约为25.0%,2050年约为33.7%,仍远低于日、德、意等国。当采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作为老龄化标准时,仿真结果同样得出205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与日本的当前水平基本相当的结论。这也意味着,要使得中国在2030年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几乎只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当中国人口结构在老龄化道路上疾驰时,其他老龄化程度较高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都被施以“集体冷冻”止步不前,等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神奇超越”。

  (作者系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博士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