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寝室为什么就不能装空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10  东方早报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今年暑假对部分学生寝室进行改造,统一安装了热水器、空调等,于是开学后被改造成类似宾馆一样的寝室竟供不应求。(《楚天都市报》9月12日)

  对此,网上有不少帖子表示不解,更对学生们的“贪图享受”予以“严厉批评”:大学生活应该培养孩子们克服困难、坚韧顽强的意志力,这些进校即讲条件的孩子能够锻炼成才吗?!

  在分析这些意见之前,我们来看两篇报道。一则是,在9月3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暑假天气异常炎热,一些住校的学生于是在网上发帖抱怨,称要把‘校长绑架到学生宿舍去,看看能活几天’。当然最后并没有人绑架我。”说到这里,在场新生哄堂大笑。他接着说,“不过我相信,大学的学习条件也会越来越改善,而我们的工作也会不断改进。”

  另一则是今年夏天,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老师在学校BBS上发帖称:“(同学们要是)实在热得不行,就来老师家避暑吧!”这则热帖让身处水深火热中的校园留守学生感动不已。

  这两则新闻告诉我们,学生宿舍里的空调,于大学生的生活,已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大学校长和老师,实在不必义正词严地“教育”学生:受热就是吃苦,吃苦就是磨炼。

  把艰苦的生活条件,与磨炼吃苦意志等同,这是十分落后的教育观。以这种观念推论,那些办公室里有空调的教授们,应该撤除空调,否则,就显得他们的生活太“安逸”了。而反对在大学宿舍安装空调者,自己应身体力行在家里也不安装空调,一边挥汗,一边工作、学习,否则就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吃苦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外在,而是内在。一个学生在空调房间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这能说明他没有吃苦精神吗?我看不出学生是否用空调与他们是否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有任何联系。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教育中,这种对吃苦精神的错位理解比比皆是。最近我到本地一所新建的大学校园参观,校园建筑十分漂亮,可学生宿舍里居然没安装空调,而如果要重新安装空调,必须重铺电路。可见当初的设计,就根本没考虑空调的事。

  今天,我们还把大学宿舍作为对学生的管教之地,而实际上,大学宿舍之于大学生,就是学生出钱租住的一个地方。作为“房东”,学生公寓管理者应该提供基本生活设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针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必须更新,这是教育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教育富有人文关怀的必须。离开现实环境的变化、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残守过时的教育观,进行一成不变的管理,教育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上海 熊丙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