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人家”需提前半个月预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10  东方早报

  8月起预订火爆 游客想体验“最上海”生活

  早报世博记者 罗燕倩

  喝稀饭、吃酱菜、逛超市、聊家常、游世博……这些在上海市民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却让入住“世博人家”的八方来客流连忘返。昨日,记者从闸北区临汾街道以及徐汇区旅游局获悉,8月以来,“世博人家”的预订持续火爆,一些游客一住就是4晚,游客必须提前半个月才能预订。“世博人家”的主人也大多打出热情牌,让游客直呼“在这里体验到了家的感觉”。

  游客体验最上海生活

  昨晚6点,从世博园游览归来,当来自香港的小黄一家四口推门进入他们在沪期间的临时住所——位于徐汇区天钥桥路380弄的“世博人家”,饭桌上已摆满了各式地道的上海菜肴,温暖的感觉顿由心生,这些天以来“世博人家”主人邓杏芳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小黄感到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

  因为早就对上海世博会憧憬不已,小黄一家趁着假期来到上海,最终他们选择了“世博人家”,“在游世博的同时,我们更想体验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小黄一家11日晚入住邓杏芳家,当和邓杏芳聊起很想品尝一顿地道的上海菜,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亲自下厨,好让大家一饱口福。

  而让小黄一家最赞不绝口的则是每天清晨邓杏芳花费一小时为他们准备的早餐。“以往我都是7点起床,但成为‘世博人家’之后,入住的游客普遍都提出想吃一顿最具上海本土特色的早餐,现在每天凌晨5点我就会起床,现煮一锅稀饭,炒上两个小菜,这样,游客起床后,热腾腾的早餐就能摆上桌了。” 言语间,邓杏芳满脸笑意毫无倦态,“把这些世博游客都当成自己的家人,为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这样才有力气游览世博。”

  “旅行就是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交流,这样的选择非常不错。”小黄坦言,“这里每天都有惊喜,我们预订的套餐并不包含早餐和晚餐,但好客的主人却愿意免费为我们提供,很多细节也都为我们想到了。”

  世博人家预订火爆

  为了让海内外游客宾至如归,“世博人家”家家有绝招。昨日徐汇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徐汇区修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一大批名人故居、老式洋房形成了上海最具特色的住宅群落,坐落于此的“老洋房世博人家”都会带游客在古典建筑群中体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老上海风情。

  徐汇区“世博人家”每户家庭也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如龙华街道的郭满贵和孙女郭青池长短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样样拿手,祖孙俩准备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林深处》等经典曲目为世博游客演奏。

  美国、西班牙、英国、韩国、葡萄牙、新加坡、澳大利亚……来自各国的世博游客也都成为“世博人家”的“常客”。据临汾街道透露,目前该街道的“世博人家”已经接待了20批200余位世博游客,而徐汇区首批有30户“世博人家”也已接待了65批463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世博游客。” 临汾街道世博人家服务中心负责人昨日说。

  8月开始,沪上“世博人家”预订持续火爆。昨日,携程网相关负责人透露,8、9月份“世博人家”的预订基本都需提前半个月,选择入住“世博人家”体验上海市民生活的多为家庭游客, 其中来自广州、深圳、北京、香港的游客居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