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捧一颗红心铸胡杨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21  淄博新闻网

  “从祖国的最东边来到了最西边,小城四围那一圈光秃秃的山,连草都懒得去落脚,没有一丁点儿绿色,灰得让人晕;时而一阵狂风起,漫天黄土砂石肆虐,劈头盖脸,遮天蔽日;似火的阳光毒辣辣的,像刀子一样,割的人浑身生痛;整月下土的日子里,天地间一片灰蒙蒙,充斥在整个空间里的沙尘,让人无处躲藏……恶劣的条件也是对我最好的磨炼。”这是淄博第七批援疆教师、现任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刘浩在援疆时的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他2007年赴疆支教,一去就是两年。

  

捧一颗红心铸胡杨精神

  援疆半年母亲住院三次

  8月12日下午4点半,在淄博信息工程学校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刘浩正在整理他的新学年工作计划。电脑屏幕上是一张戈壁滩的风光照:一眼望去,满是沧桑的戈壁滩透露着一股倔强和不屈……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风景,他曾在那里支教两年,在一个被戈壁滩包围的小城里,写下了一段如火如荼的支教新篇章。

  刘浩是2007年8月报名去新疆支教的,当时孩子年幼,父母身体不好,同为高中老师的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家里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还是在妻子的支持下远赴大西北。“老母亲身体不好,我去新疆不到半年,她就三次住院,都是急救。当时家人怕我分心,都没有告诉我。后来,还是当时4岁多的女儿打电话时,不小心说漏了嘴,我才知道。”刘浩说,两年援疆支教,他欠家里人太多。

  一本小小的“课本之争”

  在克州二中高三教语文,对于在张店区第四中学一直教毕业班的刘浩来说,本来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实状况还是给他上了一课。

  第一天走进教室,刘浩发现这课根本没法上。原因是不但课堂纪律乱学生无心学习,而且班里60多人竟只有六七个学生带了课本。面对这种情况,刘浩便迅速调整了教学计划,放弃进行高考专题学习的计划。“我先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告诉学生们,日常学习,好的习惯很重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和诚心交流以及种种良好学习方法的介绍,学生们开始理解老师了。学生们跟他约定,每次上课都在学习习惯上进步一点点。

  第一个一点点就是:上课带课本。

  刘浩说:“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小的进步,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就是改变学习的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一步。”于是,刘浩每天上课前,都会提前进教室,挨个询问学生带课本的情况。慢慢的,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顽劣的恶习在改变,上课带课本的越来越多。“带课本之争,我坚持了将近两个月,最终,我成功了。”刘浩说。通过一本小小的课本,刘浩终于改变了学生们不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带的班,每次月考成绩也从开始的倒数,不断进步,名列级部前茅。

  让学生受益无穷的教学小改革

  学生们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刘浩又考虑起了怎样更有效的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把内地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克州的教育状况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城长,他在加强与当地老师交流的同时,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他坚持让学生写周记、读书学习笔记、日记和每周一篇大作文,并坚持全批全改。针对学生作文差的状况,他给学生们印发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和高考作文专用纸,严格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日常作文,并坚持所有学生作业面批。“虽然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量加大了很多,但是学生们的成绩不断提高,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刘浩说。

  经过一番努力,90%以上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拿到名句默写的满分,学生的自信心也由此得到极大提高。

  ……

  一个个实用的小改革,一件件“琐碎”工作的坚持,同事间的精诚合作,不长时间,刘浩的努力就换来了丰硕成果,当年,他所带的高三毕业班考出了优异成绩。

  电话线那头凝聚的师生情谊

  刘浩的努力换来了学生们的信任。课余时间,他办公室经常有男孩子探进头来:“刘老师,一起去打篮球吧!”过古尔邦节,家住偏远农村的维族学生也会盛情邀请他去家里过节,在那个简陋贫寒的家里,学生家长拿出了仅有的整只烤羊来款待他。过节了,办公桌上会不时地出现红红的苹果、精美的贺卡……“那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刘浩说。

  最让刘浩难忘的还是2008年10月5日23点52分发生地震时,那个不同寻常的提醒电话。当时,他正在宿舍里埋头工作,突然觉得房间好像晃动了起来,桌上的东西也在不停的抖动。“这是怎么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手机铃声响了,一个学生在电话那头使劲喊:“老师,快跑!地震了!”

  第二天,他才知道,正是在学生拨通他电话的那个时间,克州发生6.8级地震。他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将第一个提醒电话打给了自己最信赖的老师。直到现在,刘浩手机上仍保留着那个学生的电话号码,那个时间那段友谊被他永远定格在了手机里。(晚报首席记者董振霞 记者孙艳芹)

董振霞 孙艳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