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0建设者创下“十之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4  南方日报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广东人半个世纪的期盼,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在传统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地处粤北深山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2000名工程建设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抓住施工黄金季节日夜奋战。

  “他们是好样的!”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表示,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队伍,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在抓落实上比高低、论英雄,斗严寒、战酷暑、抗洪水,坚持节假日不停工,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工程难度史上之最

  乐昌峡,又称九泷十八滩。发源于湖南武水,穿流于九峰山与大瑶山之间的峡谷,京广铁路傍山贴武水穿行其间,险象环生,是岭南通往腹地最险要的通道,峡内大瑶山隧道长14.3公里。

  “枢纽大坝2010年底必须具备防洪功能、2012年枢纽完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而根据工期计划,主体工程在2009年5月开工,只有19个月的工期。其建设时间之紧是其他省内水利项目无法比拟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乐昌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在广东省水利建设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官方权威资料显示,乐昌峡工程在项目立项、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方面创下了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多达“十之最”:乐昌峡是我省最后一座坝高最高的重力坝大型水利枢纽,前期工作专题最多、项目立项速度最快;前期设计研究工作开展最充分、水工模型试验开展最多、料场比选数量最多;大坝施工工期紧,筑坝速度最快;大坝两岸坝肩边坡最高,开挖高度达300多米,施工难度最大等等。

  2000名建设者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他们夜以继日紧张施工,在艰苦的环境里,用默默奉献践行着“勇挑重担、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品德高尚”的诺言。尽管条件艰苦、思念亲人,即便是春节、中秋,也没有一个人因此而离开。

  科学决策质量第一

  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想方设法、竭尽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针对上半年气候特点,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与参建单位共同想对策、定措施,研究制定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方式,如在天气好时如何抢工期,在小雨时如何采取措施不间断施工,在大雨不得不停工时又如何做好施工仓面的保护工作、雨后又如何加紧抢工,想方设法将降雨天气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降至了最低程度。

  乐昌峡枢纽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体积大、水化热大、跨季度温差大,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和管理处根据设计要求,先后召开6次会议研究大坝施工温控方案、落实温控措施,并多次咨询国内有关科研部门和知名专家,及时制定出包括混凝土加冰拌和、料仓加篷遮阳、骨料堆高喷水预冷和底部取料、深井取水拌和、水泥罐和粉煤灰罐搭篷遮阳加淋水降温、大坝仓面喷雾降温、大坝预埋冷水管通水冷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加冰拌和等系列温控措施。由于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和管理处坚持质量第一、科学决策,注意严把大坝施工温控关,目前大坝施工采取的温控措施已成效初显。

  南方日报记者周志坤

  实习生陈铁梅通讯员粤创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