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进城:成本多高,谁来支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5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国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拉开帷幕。从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 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以上。这意味着,10年内将有 1000 万农民转户进城成为“新市民”。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

  ——新华社

  重庆市今年8月启动引人关注的户籍制度改革,未来10年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对此,有不少人疑惑:农民进城的成本有多高?谁来支付?

  户籍制度改革实际是城乡利益格局的一次大调整,政府必须为农民进城支付合理成本。重庆市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审慎的评估,以全部整户转移、全部退出土地测算,每个“新市民”平均有6.7万元的“进城成本”,包括农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退出成本”,以及“新市民”的社保、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进入成本”。专家们认为,在这一成本制度设计中,由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共同分担,对农民有好处,而财政投入也在可控范围。目前重庆已有6万多农民转户进城。

  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共同分担改革成本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付出巨额的改革成本,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那么重庆市的户改成本有多高呢?重庆市政府经过测算,仅今明两年集中转户的300多万人,总的资金需求就高达2010亿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变革,政府作为主导,但并非承担无限责任,而是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引导,借助市场力量,撬动社会各方面分担改革成本。”

  重庆市政府测算,2010亿元的总成本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投入1229亿元,主要分摊农民工转户后的养老、医疗、住房、获得流转土地、 农村宅基地等成本;转户农民个人作为直接受益者,需投入465亿元,主要用于缴纳自身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费用;政府“四两拨千斤”也需投入316亿元,主要用于转户农民养老保险补助、引进就业企业社保缴费补差,以及公租房、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觉得值得政府支出可控

  重庆农民转户进城的成本这样分配,各方接受吗?

  “虽然要付出一些成本,但是算上孩子上学交的赞助费、养老保险等,总体看还是值得。”这是不少转户农民的心声。

  除了总成本由社会各方面承担外,重庆市政府还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时空跨度较大的改革,其中相当部分的成本不需要当期支付,而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实现到位。而农村“三大保障”(宅基地、林权、承包地)的退出,也有1-3年的过渡期,当期资金需求不大。总体看,重庆市300 多万农民转户的即期成本不高,建立土地退出周转金即可启动运作。

  黄奇帆说:“这样算下来,预计这次户籍制度改革需启动资金100亿元左右,通过努力重庆有把握实现目标。”

  户改带来三大收益

  据重庆市综合测算,让1000万农民进城至少可以为重庆带来三方面的收益:

  第一是可以直接拉动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明两年重庆将有300多万农民进城,一个人每年至少比在农村多1万元,300多万农民进城,每年都会新增300亿元的持续内需拉动。

  第二,大量农民进城对守住耕地红线有好处。重庆市农委的计算表明,如果未来10年重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就可以复垦增加耕地250多万亩。

  第三,可以增加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1000万农民进城了,农村的耕地就由2000万人来种变成1000万人种,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也可增加农民收入。

  (据新华社重庆9月13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