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回暖”谁在一厢情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5  大众网-大众日报

  秋风乍起,带来一丝凉意。房地产市场却逆势而动,暖风骤起:似是而非的回暖、“金九银十”的鼓吹,显示楼市博弈迎来重要节点。胶着状态下的政策与市场、购房者与开发商似乎都铆足了劲,房价迷局再度让消费者陷入焦虑。

  上周,在楼市经历短暂休克、调控逐渐静默之际,“楼市回暖”和“金九银十”的说法突然升温,暂时压抑的需求一时间呼之欲出。拨开楼市迷雾不难发现,无论是从供需关系、开发商资金还是调控趋势而言,全面回暖的基础都不牢固。

  然而,也有三个因素在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脆弱心理,给楼市“回暖”添柴加火:一是混乱的统计数据;二是通胀预期下的保值避险意图;三是对楼市调控的不信任。

  房地产统计标准不标准、不统一,早已为人诟病。上周形形色色的统计数据,让人雾里看花。无论是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等民间数据之间,还是官方数据与民间数据之间,都屡屡“打架”、参差不齐。统计方法不科学、指标缺失和数据来源不可靠,给统计数据“注了水”,让公众难以对楼市作出清醒判断。

  上周发布的另一数据则反映了通胀预期的阴云密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8月份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 于是,购置房产成为消费者和投资者避免资产贬值的主要手段;另一不可忽视的心理背景是,消费者仍对2009年的报复性反弹心有余悸,房价的些许松动也就能轻松撬动暂时压抑的刚性需求。

  调控政策的信用危机也是推高房价的一大隐忧。尽管4月份出台的房地产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厉”,但执行不力却大大损害了政策的信用和公众的信心。有投资者对记者称:“每次宏观调控,我都会出手买房”,投射出房价屡调屡涨的残酷现实。

  在楼市博弈加剧、调控攻坚之际,科学合理的统计比精确复杂的分析更有效;引导房价理性回归比呼吁消费者理性购房更现实;实实在在地执行已有政策比酝酿新政更重要。“楼市回暖”,不能是开发商或统计数据的“一厢情愿”;“金九银十”也不是开发商大捞特捞的“节日”。让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称心的房,才是价值所在。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