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即墨:民营经济“新”字当头谋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5  大众网-大众日报

  □通讯员 王刚孙莎莎记者 宋 弢 报道

  本报即墨讯 着力自主创新,瞄准新兴产业,即墨民营经济借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脱胎换骨”,撑起即墨经济“半边天”。截至7月底,该市民营企业9780家,民营经济税收收入 14.2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6.3% 。

  只有依托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拥有中国针织行业第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青岛即发集团,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0% 以上,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形成了集纺、织、印、染、高档面料和服装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

  从创业走向创新,从制造走向创造,即墨民营经济在转型中实现质的飞跃。目前,该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青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 家,150余家企业建起自己的研发机构。去年该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中,24 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2 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此带动下,该市今年前7 个月的高新技术产值为356.55亿元,同比增长31.7% 。

  民营经济从“草根”长成“丛林”,政府“推手”功不可没。该市对新上或引进高新技术项目的民营企业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给予最高50 万元一次性奖励;帮助中小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姻”,年开发转化高新技术成果200多项;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搭建银企政企合作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民营经济是活力经济、富民经济,其转型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成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我们着力培育企业走高质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同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国家准入领域。”即墨市委书记郑明辉说。

  目前,民营资本“触角”开始延伸到即墨各个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近年来,该市着力发展造船、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让民营资本找到了方向。1-7月,该市212.24 亿元的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六成来自民营资本。

  蓬勃的民营经济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1-7月,即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92.59亿元,同比增长 25.1% 。在日前公布的2010年中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即墨名列第14位,县域基本竞争力居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第17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