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岂能把工作时间当成“娱乐时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5  大众网-大众日报

  □孙秀岭

  上班时间应当干什么?山西个别公职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吃喝玩乐”。据9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山西近日查实工作时间在休闲娱乐场所活动的国家公职人员296名,截至 9月11日,共处理上班时间在休闲娱乐场所活动的国家公职人员79名,其中一名区委常委、秘书长因驾驶公车在某洗浴场所洗浴被免职,山西省纪委重申和提出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职、玩乐享受等“五不准”。

  不可否认,对从事娱乐、导游等职业的人来说,上班带有一定的“吃喝玩乐”色彩。但是,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唯一要做的就是认真履行公职、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而不是“唱歌、洗浴、打麻将”。这些被曝光的公职人员,为啥忘记了这个简单的理儿,把洗浴中心、足疗店、歌厅、棋牌馆、茶社当成了办公地点,把工作时间当成了“娱乐时刻”?

  其实,不把工作时间当成履职时间的现象,绝非孤例。如,某学校校长的儿子结婚,把婚礼的殿堂摆在了学校,教职员工都不用上课了,全体学生放假5天。再如,一镇领导的父亲去世了,镇上的干部都帮忙去了,面对空荡荡的办公大楼,来办事的群众只能白跑腿,等等。如今,不少地方规定“严禁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很大程度是因为不少人在上班时间不干应当干好的工作。

  此外,上班就是“吃喝玩乐”,也有一定的市场。有人说,“工作工作,吃吃喝喝;三分工作,七分吃喝”。毋庸讳言,接待工作是不少地方的日常必修课,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一些地方的接待水平也愈发提升,不仅要吃美食、喝名酒、抽好烟,“唱歌、跳舞、洗浴”等娱乐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长此以往,一些官员在上班时间里泡在歌厅、洗浴中心,仿佛也名正言顺了,把工作当成了“吃喝玩乐”,把工作时间当成“唱歌与洗浴时刻”,便成了个别官员的习惯。

  当然,那些“吃喝玩乐”的官员,很少有自掏腰包的。在现行财政制度下,一个地方一年的接待费数量有多大、名目有多少,并不透明,这也是个别官员敢于报销“洗脚费”、“唱歌费”的原因。而对于手中有一定权力的人来说,愿意为其“买单”的不在少数,毕竟“掌权者一高兴,效益很显著”。

  无疑,个别公职人员把工作当成“吃喝玩乐”,把工作时间当成“娱乐时刻”,忘记了自己的基本职责,滋生了不少毛病,若不加以束缚,可能会滑得更远。这种现象,也影响了办公效率,让“办事难”更加艰难,损害了政府形象,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因此,严查公职人员工作时间“洗浴”等行为,狠刹机关干部玩乐享受之风,很有必要。

  然而,“严查”能否常态化却令人担忧。笔者以为,一方面应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精兵简政力度,让所有公职人员满负荷工作,对不认真履职的官员严肃问责,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养“闲人”;另一方面,公职人员拿着纳税人的钱,在工作时间的举动,理应公开透明,这就需要创造条件,让媒体、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目光,能够抵达公职人员的办公桌和饭桌。如此,谁还敢把工作时间当成“ 娱乐时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